薛蕙
【注释】 ①山馆:指山中别墅。 ②萧条:寂寞冷落。 ③幽人:隐士。 ④披衣:解下衣服,即起床。 ⑤丁宁:叮咛,嘱咐。 ⑥自在飞:随心所欲地飞翔。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在山中的隐居生活和对大自然的感受。诗前两句写山中别墅的萧落、闲静;后两句则写燕子鸣叫和杨花随风飘荡的情景,形象生动,富有情趣。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风格清新隽永。 此诗以“山馆萧条”为景起,点明诗人的居处环境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熟读原诗的基础上,结合题目所给的注释和关键词来分析,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重点字词的解释。 此题要抓住关键词“春晖”“撩乱” “流觞饮”等,“春晖”即春日的阳光,“撩乱”指纷乱,“流觞饮”指古代的一种饮酒习俗,“真成倒载归”意谓月下喝酒醉后回家。据此理解作答即可。 【答案】 译文:谢公带着歌妓踏着春天的阳光去游赏春光
宫词十二首 其十一 白雪纷飞,轻轻拂过玉砌栏杆。银釭明亮,夜幕深沉难入梦。 熏笼火冷,青绫薄如纸。不管我是否娉婷多姿,也不怕寒风侵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宫女在冬天的生活场景和内心感受。首句“白雪霏霏拂玉阑”,开篇即点明了时间是冬天,天气寒冷,雪花飘飘洒洒,如同洁白的羽毛拂过了玉石般的栏杆。第二句“银釭耿耿夜漫漫”,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氛围,月光皎洁,照亮了一个明亮的银釭(古代一种灯具)
【注释】 柴门(zhái):用土、木料等搭建的简陋门户。咫尺:形容距离很近。溪滨:指靠近溪水边的岸边。赋得新诗:指作诗,即创作诗歌。 蒲芽:指蒲草的嫩芽,也泛指草木初生的样子。桃花水:指春天的水,因桃花开时水面上泛着粉色而称之。燕子:春来南飞的候鸟,此处指燕子飞回。杨柳:指垂柳,春天万物生长,故以垂柳为喻。 赏析: 首句“柴门咫尺即溪滨”是说诗人家离溪边很近,一推柴门就能走到溪滨
【注释】 落梅:梅花凋谢。 携酒卮(zhī):拿着酒壶。 便与东风预作期:就和春风事先安排好了约会。 荼蘼(tu mí):一年中最后一次开花的植物,花期大约是5月左右。 赏析: “落梅树下携酒卮”,诗人在春末夏初时节,来到梅花盛开之处,手持酒杯,一边赏花,一边喝酒,心情十分舒畅。“便与东风预作期”一句,诗人将梅花的盛开和自己的赏花之情,都预先托付给了春风,似乎春天的到来,就是自己赏花的最佳时机
【注释】翠袖:指女子的衣裙。罗帏(wéi):用丝织品制成的帐幕或帷幕。纱窗:指用纱窗纸糊的窗户。金井:铜制的井台,这里指皇宫中的井。乌啼(tī),乌鸦鸣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宫女生活的宫怨之作,是《宫词》中的第十二首。诗的前两句写宫中人因思念君王而积泪成痕、夜夜难寐的情景。后两句写宫女在月光下不能入睡,听到井台边的乌鸦悲啼声,更加感到愁肠寸断。全诗写得委婉细腻,感情真挚动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游天坛沈道士馆得登字:游览天坛的沈道士馆,得到了“登”字。 屡忆寻真地,秋来兴可乘:屡次想起寻找真地方,秋天到来时兴致可以乘。 仙人偶相约,才子更同登:神仙偶然相约,有才的文人也一同登上。 晚日馀烟雾,凉天减郁蒸:傍晚太阳余下的烟云,凉爽天空减少郁热。 金茎生片露,玉井湿残冰:金色的茎上长出一片露水,玉制的井口沾满残留的冰珠。 水对瑶坛直
【注释】 陌上:田间。杨花:柳絮,即杨树的种子。 四散飞:随风飘散。 千蹊万径:指众多的小道、小路。巧因依:巧妙利用。 莫矜:不要夸耀。风便纵横:形容轻盈飘忽。 寂寞归:指落了单,被抛弃了。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杨花以喻人,托物言志。 前两句写杨花的飘逸轻灵和对春风的依赖。"陌上杨花四散飞,千蹊万径巧因依",诗人描绘了一幅春日里杨柳依依的景象,杨花在春天里随风飘扬,漫天飞舞
【注释】 上巳:农历三月初三,古人有在这一天洗濯沐浴、宴饮赏景的习惯。简诸友:邀请友人。涡濑:水流弯曲处,指水边。萦回:曲折环绕。羽觞:古代酒器,用羽毛装饰。山人:隐士。许远游:希望友人不要拘束,能远游去。 【赏析】 这是一首惜别赠言诗,写诗人对朋友春天出游的祝愿。 首句写景,点明“上巳”时节。“涡濑萦回曲水流”,是说溪流曲折,水波荡漾,犹如人在溪边行走一般。这一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色图画
【注释】 ①柴门:指简陋的柴房门。 ②青苔:绿色的苔藓。 ③山翁:隐士,这里泛指有名望的人。 ④畏:害怕。 【赏析】 此诗为作者隐居郊居时所作,描写了春天郊居的景色。 首句说柴门终日开着,竹里柴门尽日开,意思是柴门终日不关,好像永远敞开的样子,这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第二句说半园芳草半青苔,意思是花园中长满了青草,庭院内布满了青苔,写出了春天郊居景色的幽雅和宁静。 后两句说恨无名酒山翁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