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蕙
泛溪 避暑清溪曲,舟行路不穷。 诗成孤屿上,酒尽夕阳中。 绿竹含秋色,红蕖送晚风。 归来就明月,移棹水云东。 注释 1. 泛溪:在溪流中划船游玩。 2. 避暑:夏天时去清凉的地方消暑。 3. 清溪曲:清澈的溪流弯曲曲折。 4. 舟:船。 5. 路不穷:道路没有尽头。 6. 诗成:作诗成功。 7. 孤屿上:独自坐落在小岛上。 8. 酒尽:饮酒完毕。 9. 夕阳中:夕阳下。 10. 绿竹
西园对雨 漠漠春阴黑,连朝卧小园。 野花川上落,水鹳雨中喧。 衣裌身犹冷,看书眼欲昏。 不堪逢寂寞,倚仗有清樽。 注释: 1. 漠漠春阴黑:形容天空阴沉,春天的天气也显得阴暗。 2. 连朝卧小园:连续几天躺在床上,没有外出。 3. 野花川上落:指春天野花在山间溪流边纷纷凋零。 4. 水鹳雨中喧:指水鸟在雨中鸣叫,发出嘈杂的声音。 5. 衣裌身犹冷:穿着短衣,感到身体仍然寒冷。 6. 看书眼欲昏
别墅即事 丘中辍耕牧,挈杖返衡门。 落日茅茨暗,秋天禾黍繁。 邻人送卮酒,小妇具盘飧。 念此信为乐,悠然怀故园。 注释: 1. “丘中”指在山中。“辍耕牧”意为停止耕作和放牧。 2. “挈杖”表示携带着手杖。“返”是返回的意思。 3. “衡门”是古代建筑的门横木。此处指简陋的门户。 4. “落日”指太阳即将落下。“茅茨”指的是用茅草盖的屋顶。 5. “秋天”“禾黍”分别指秋季和黍类植物
酬惟乔惠鹿 怜此园中鹿,君侯赠野夫。 涂艰常近患,物俊益妨躯。 林薮空相忆,藩篱坐自拘。 忍甘充玉馔,愿为束生刍。 注释: 1. 怜此园中鹿:怜爱这园中的小鹿。怜爱、同情。 2. 故人赠我以鹿脯:故人(指你),送给我以鹿肉干。故人,老朋友。 3. 君侯:对对方的尊称。君,君主;侯,侯爵,都是旧时对高官的尊称。 4. 野夫:山野之人,指作者自己。 5. 涂艰:仕途的艰难。 6. 物俊:物品优秀。物
酬答惟乔赠巾的诗: 野巾初著日,心赏竟朝曛。 野人刚戴上新巾,就感到阳光明媚; 心中欣赏,直到天色昏黄。 试正行窥水,从欹卧看云。 试着端坐行走,去窥视清流; 斜倚躺卧,观看白云飘荡。 坐翻嫌月露,出每避尘纷。 坐下时怕月影露珠打湿了衣襟; 出门时常常躲避着红尘的纷扰。 顾影还相笑,风流愧使君。 看到自己的影子还在相互嘲笑; 觉得自己的风采不如主人的飘逸。 注释: 野巾:指未加修饰的草帽或布巾
秋日溪上 何处窥秋色,搴舟入水隅。 清波照凫雁,寒露洗菰蒲。 促迫悲生事,登临快病躯。 由来野人意,终日羡江湖。 注释: 1. 何处窥秋色:秋天的色彩在哪里? 2. 搴舟入水隅:划船进入水流的角落。 3. 清波照凫雁:清澈的波浪映照着凫和雁的影子。 4. 寒露洗菰蒲:冷露洗涤着长满菰和蒲的沼泽地。 5. 促迫悲生事:因紧迫而感到悲伤,因事情的发生而悲伤。 6. 登临快病躯:登上高处
【注释】 平原:指辽阔的田野。摇落尽:草木枯黄,凋零殆尽。极目:极目远望。寒空:寒冷的天空。初日:早晨的太阳。烟尘外:远处烟雾之外。沧波:沧海。昼夜东:日夜向东流去。孤芳:一枝独放的花朵。遗雨雪:被风雨所摧折。高鸟:高飞的鸟儿。下天风:从高空吹来的风。俯仰无相晤:俯视和仰视都看不见对方。长歌思不穷:长歌不断,思绪无穷无尽。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之一
注释: - 秋夜 - 西园秋渐好,晚眺倚山扉。 - 这句诗描述了在西园中欣赏秋天的美景,站在山门前眺望远方。"秋渐好"表示秋季景色逐渐变得迷人;"晚眺"则说明是在傍晚的时候进行眺望;"倚山扉"是指靠着山门栏杆。 - 鹤语风生竹,萤飞月满衣。 -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风吹动竹林发出沙沙声,就像鹤在说话一样;萤火虫在夜空中飞舞,月光洒在身上,仿佛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白纱。 - 乍怜幽意惬
晚过邻叟 野外岁阴早,晚色正霏微。 石兰向风靡,海鹤犯霜飞。 投策暂云憩,采苓方未归。 幽人已相候,隔水启荆扉。 注释: 1. 晚过邻叟:傍晚时路过邻居家。 2. 野外岁阴早:野外的天气已经提前变冷了。 3. 晚色正霏微:天色渐晚,微风轻拂。 4. 石兰向风靡:石兰花随风摇曳。 5. 海鹤犯霜飞:海鸥在寒风中飞翔。 6. 投策暂云憩:放下马鞭暂时休息。 7. 采苓方未归:采药的人还没回来。 8
【注释】 九日:指重阳节。西郭:指洛阳城西的郭门,即景仰园(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栗里:指汉初著名隐士刘安所筑的宅第,在今湖北省黄冈县西北。荆州:东汉建安年间,刘备曾驻兵于此。这里指荆州郡。 不辞:不怕。落帽:古时脱帽表示敬意,故有“不辞重”之说。 【赏析】 《九日与诸子登高》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此诗描写了作者重阳节携酒同友人登高的情景。首联写自己对重阳节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