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学醇
不寐 亦知非远别,不寐思何依。 淅淅风开幔,溶溶月款扉。 楼高秋气迥,戍远角声微。 多少关山外,寒来忆寄衣。 译文: 夜深人静时,我躺在床上难以入眠,思绪万千。虽然我知道这不是一次长久的离别,但为何我还是难以入睡呢? 夜晚,细风轻轻吹开了窗前的帘子,月光也柔和地打开了门。月亮洒在房间里,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站在楼上,我可以看到远处的秋天景色,那里的秋意盎然,给人一种深深的感慨
诗句释义及注释: - 谁将雪朵缀缃枝:谁把白色的雪花装饰在嫩黄色的树枝上。 - 香雾蒙蒙夜色迟:香气袅袅,夜色渐晚。 - 无复闲情对芳物:已不再有时间和心情欣赏这些美好的事物了。 - 病怀空许月明知:只能寄希望于明亮的月亮来知晓自己的心事。 译文: 是谁在雪中点缀了这嫩黄的枝条? 香气缭绕,夜色渐深。 已无心赏花,只有明月能知我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寒冷的夜晚
繁苞嫩蕊斗年芳,昨夜东风又海棠。 梅已着枝桃结子,可怜春色似河阳。 注释1:繁苞:花朵繁密地开着。 译文1:繁花密集的花瓣在春天盛开,昨天夜里的风儿吹得海棠花开得更加灿烂。 注释2:梅:指梅花。 译文2:梅花已经开放了,桃花也结果了。真是可惜啊!这美丽的春色就像河阳城里一样美丽! 赏析1: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春天的景象。诗人以“繁苞”和“嫩蕊”两个词,描绘出春天里花儿争奇斗艳的美丽景象
注释: 春深寒雨浥棠梨,坐对秾妆思转迷。 风动叶声山犬吠,却疑人到石桥西。 注释:春深时寒冷的雨水沾湿了棠梨树,我坐着对着盛开的梨花沉思起来,思绪变得迷茫。风吹动树叶的声音和山中犬叫声交织在一起,我甚至怀疑有人走到石桥西边来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全诗描写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色。诗人在春天的寒雨中,坐在梨花树下,看着盛开的梨花,陷入沉思。风吹过梨花树,发出阵阵声音
吴中丞凯歌四首 其一 大将桓桓誓水军,炎荒千里净妖氛。洗兵海角亭边月,卷甲铜船湖上云。 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郑学醇之手,名为《吴中丞凯歌四首》中的一首。此诗以壮丽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大将率领水师在海上战斗的情景,展示了他决心洗净战尘、恢复和平的决心。下面将逐句解析并给出赏析: 第一句:“大将桓桓誓水军”,这里的“大将”指的是将军,而“桓桓”则是形容其英勇威武的样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选项进行分析。本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考生要了解古诗的常见术语及含义,如“白马”、“金鞭”等;同时要掌握一些常见的表达技巧,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抑扬结合等。 【答案】 译文:少年骑着白马
注释: 朱明洞:在安徽歙县,是著名的风景胜地。 柴扉:柴草编成的门。 翠作围:青山环绕着洞口的树木,如同绿色屏障。 并栖珠树鹤:指一群栖息在珠树(一种珍稀树种)上的鹤。 借来一只便东归:借用了一只鹤就让它回到故乡。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朱明洞景色和鸟类生活的诗。诗人通过对朱明洞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展现了他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珍惜生命的精神风貌
草昧英雄是钓徒,时来南面各称孤。 可怜只解王侯乐,岂解扁舟泛五湖。 注释与赏析: - 诗句释义: 1. “草昧英雄是钓徒”:描绘了那些在政治动乱中挣扎求存的英雄人物,如同钓鱼的隐者一般,不问世事。 2. “时来南面各称孤”:意指时机一到,便能在朝廷中高居其位,自称皇帝。 3. “可怜只解王侯乐”:表达了对这些只知道享乐、不知治国平天下的人的同情。 4. “岂解扁舟泛五湖”
【注释】 宫词:宫廷中的歌诗。双娥:双蛾、双眉,形容女子的容貌。朝昏:指白天和夜晚。纨扇:用绢或细帛制成的扇子。 【赏析】 这首诗是写宫女的生活和心情。前二句“懒归双娥似旧痕”,意思是说,宫女们懒得回家。她们像蛾眉一样,在宫墙之外,却依然美丽如旧,但她们也无可奈何,只能任凭花开花落,自生自灭。后两句“敢将纨扇题秋怨,不尽君王未报恩”的意思是说,虽然宫女们有怨恨情绪,但她们不敢表现出来
罗波潭上建有石城,是土酋岑瑛所筑。 贪图杯中明月映照在潭水中,竟忘了潭边的花露已湿透衣裳。 有多少沉沦的往事,像碧空无际的月亮在空中自由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