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学醇
吴中丞凯歌四首其一:大将桓桓誓水军,炎荒千里净妖氛。横戈跃马今何在?白骨如山鸟乱飞。 吴中丞凯歌四首其二:大廉山外小廉山,叠鼓扬旗第一湾。朝拥舳舻横槊出,暮驱酋馘凯歌还。 吴中丞凯歌四首其三:五月南中正毒淫,轻风一扫翠涛深。陈师不用鱼丽阵,横笛空传龙塞音。 注释:大廉山、小廉山,指大廉江和小廉江,是广东省境内的两条河流。叠鼓,古代一种打击乐器,此处指战鼓。扬旗,指飘扬的军旗。第一湾
【注释】 《咏史二首》,题下原注:“一曰,‘读诸葛武侯传,慕其人而不能及也,乃为赋此诗。’”其一,“坑灰飞作垄头尘,报国还谁解致身。”其二,“世上有书焚不了,一编留与为韩人。” 【赏析】 此诗是作者读了诸葛亮的传记后,抒发感慨而创作的。诗人在读了诸葛亮的遗作《出师表》之后,对诸葛亮的爱国精神十分敬佩,于是写了一首题为《咏史二首》的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第一首的前两句“坑灰飞作垄头尘
罗波潭上建有石城,是土酋岑瑛所筑。 贪图杯中明月映照在潭水中,竟忘了潭边的花露已湿透衣裳。 有多少沉沦的往事,像碧空无际的月亮在空中自由飞翔
注释: 豫章城上高楼,是滕王阁旧游之地。 归去凭阑翘首远望,一片青苍的景色便是罗浮山。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友人离别后登楼眺望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首句“豫章城上有高楼”中的“豫章城”指今江西省南昌市,“高楼”指滕王阁。滕王阁是唐代著名诗人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因唐太宗李世民曾在此赋诗而名扬天下。诗人用典,既写出了滕王阁的旧日辉煌,又为全诗奠定了一个雄奇阔大的背景
【诗句释义】 1. 《花下酌诸昆弟》是王维的一首七绝,描绘了春日饮酒赏花的情景。诗中通过对比“岁月”和“短鬓”,表达了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观点。同时,诗人也强调了享受当下、珍惜友情的重要性。 2. “花下酌诸昆弟”:在花下与兄弟们一起举杯畅饮。 3. “春晴日日见花开”:形容春天晴朗的日子,花儿每天都开放。 4. “岁月无情短鬓催”:岁月无情地催促着人的衰老,使得人们的鬓发逐渐变白。 5.
【注释】 越王台:指越王勾践在会稽山建的越王城。 未曛:天色未暗,指黄昏前。 分:分流。江水从越王城边分流。 宝刹:佛寺。 中流:中间流淌。 闲僧:清静的僧人,也指悠闲自得的僧人。 赏析: “海珠寺”是一首七言绝句。首联写景,写越王台和越王城。颔联写寺内景,写寺庙、流水、看水云的清闲僧。颈联用一“出”字,将“千年”与“宝刹”联系起来,突出了越王城的历史之久和建筑之高耸入云。尾联写寺外景
诗句原文: 青溪馆前江月明,桃叶渡头江水清。 莫向酒垆听玉树,谁能不起客中情。 注释解释: - “青溪馆前江月明”:青溪馆位于江边,夜晚时月光皎洁。 - “桃叶渡头江水清”:桃叶渡是船只停泊的地方,江水清澈见底。 - “莫向酒垆听玉树”:在酒馆里听乐器演奏是不合适的,因为玉树指的是美男子。 - “谁能不起客中情”:诗人感叹在外地的思乡之情。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金陵游历时的感慨
【注释】 棱层:棱角分明的样子,这里形容宝刹建筑的高大雄伟。贾帆:指贾充的船只。贾充是晋武帝司马炎的舅舅,他每次出访,都有大船载着大量珍宝和财物,因此被称为“贾帆”。江东:指长江下游地区,这里泛指江南。 【赏析】 此诗描写了金陵古寺的宏伟壮丽和游人登高凭栏远眺的情景。金陵即今日的南京。 前两句写寺庙的雄伟壮丽。诗人先以“棱层宝刹倚晴空”一句,点出这座寺庙的气势不凡;然后通过“访古曾亲礼志公”二句
【注释】 1.覃村:地名。在今湖南沅陵县北。道:小路。连卷双木绵:指路旁生长着两株茂密的柳树,像棉团一样连在一起。2.流水:溪水。鸣溅溅:形容水流声大。3.鹧鸪(zhè gū )啼:鹧鸪鸟鸣叫。鹧鸪啼入草间烟:指鹧鸪的叫声传进草丛中,仿佛烟雾一般。 译文: 路边连卷着茂密的柳树,下面有流水潺潺地流过。行人骑着马日落西去,鹧鸪的叫声传到草丛中。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代表作之一
注释:千年的汉将有铜标,谁道明珠久寂寥。从此月明歌吹入,轻鸥千点送寒潮。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吴中丞凯歌四首之四的诗。诗人以汉将的铜标为比喻,赞颂了吴中丞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他不畏困难,勇往直前,就像月明之夜,歌声飘荡在江面上,而那些轻盈的鸥鸟则如同点点寒潮,为他送行。整首诗充满了激情和力量,展现了诗人对英雄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