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汉将有铜标,谁道明珠久寂寥。
从此月明歌吹入,轻鸥千点送寒潮。
注释:千年的汉将有铜标,谁道明珠久寂寥。从此月明歌吹入,轻鸥千点送寒潮。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吴中丞凯歌四首之四的诗。诗人以汉将的铜标为比喻,赞颂了吴中丞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他不畏困难,勇往直前,就像月明之夜,歌声飘荡在江面上,而那些轻盈的鸥鸟则如同点点寒潮,为他送行。整首诗充满了激情和力量,展现了诗人对英雄的赞美之情。
千年汉将有铜标,谁道明珠久寂寥。
从此月明歌吹入,轻鸥千点送寒潮。
注释:千年的汉将有铜标,谁道明珠久寂寥。从此月明歌吹入,轻鸥千点送寒潮。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吴中丞凯歌四首之四的诗。诗人以汉将的铜标为比喻,赞颂了吴中丞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他不畏困难,勇往直前,就像月明之夜,歌声飘荡在江面上,而那些轻盈的鸥鸟则如同点点寒潮,为他送行。整首诗充满了激情和力量,展现了诗人对英雄的赞美之情。
【注释】 竹楼:一种用竹子搭建的小屋。厂:即“厂”,这里指代梧州。 卤莽:粗鲁、草率。国计:国家经济,指国家财政收支。渔樵:渔民和樵夫,泛指劳动人民。魏阙:古代宫殿名,这里借指帝王朝廷。 【赏析】 这首诗是写隐逸生活,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全诗四句八句相间,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第一句“竹楼山郭外”,点出地点,写诗人在山城外竹林中的小居所。第二句“隐几独中宵”,点出时间
【注释】 重泛:再次游历。彭蠡湖:古称彭泽湖,今名鄱阳湖。匡庐:庐山的别称,在江西。千崖霜叶稀:形容庐山千山万岭,树木葱茏,但秋天时霜叶凋零已稀。回望匡庐诸峰:回头看看庐山群峦。 【译文】 再来到这彭蠡湖上游玩,只见眼前万顷雪浪翻滚。江山依旧,物候却不相同,白鸥全不管这些事,仍在这里来来往往,悠闲地在钓鱼矶垂钓。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庐山后的感怀之作
诗句释义: 1. 节钺临蛮土,馀威铲大藤。 - “节钺”指的是古代帝王或高级将领的仪仗,象征着权力和威严。 - “余威铲大藤”意味着用权力扫除了大藤,可能指的是通过军事力量清除了叛乱或不稳定因素。 2. 乾坤双石阙,祠宇一中丞。 - “乾坤”指天地或宇宙,这里形容祠堂如同天地之间的门户一般重要。 - “双石阙”指的是祠堂建筑的两个部分,象征着庄严和权威。 -
【注释】 华表石:即华表山,位于今湖南省衡阳县东南。嵯峨:高耸的样子。碧波:指长江水色。晴烟:指晴朗天空中的云气。穷野望:极目远眺。地险:地形险要。屯营列:指驻军。时平:太平无事。干戈:武器。 【赏析】 此诗作于元代至正十一年(1351),时作者为湖南道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经历,与友人游华表山。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开头四句描绘了华表山上的景色,以“巨石”“长江”“晴烟”等自然景物来表现其雄伟壮观
以下是对《集杜五首·其五·将发梧州》逐句的解读: 1. 行色秋将晚 - 季节背景:秋天,象征着收获与萧瑟。 - 情感表达:作者表达了对于即将到来的秋天的感慨,可能是在感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2. 青山空复情 - 自然景观:青山,代表了自然的美景。 - 情感寄托:作者通过“空复情”表达了一种对于自然的无限眷恋和深深的怀念。 3. 吏人桥外少 - 社会环境:桥外
【注释】 集杜五首 其四:竹楼晓起。 连屋:《汉书·扬雄传下》载:“子云少而好赋,所谓‘家兄具酒,待君对饮’者,盖谓《甘泉》、《河东》也。”此以“书”比诗,故言“床上书”。 水向城:指水流经城外。《诗经·小雅·沔水》:“沔彼流水,朝宗客止。沔彼流水,朝宗于祢。”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引毛《传》:“沔水东流,入于江汉,谓之客,犹诸侯朝聘之礼也。沔,水名。祢,国名。” 秋窗犹曙色
诗句原文: 旷野犹残烧,长途草半青。 柳条初动色,黄鸟乍堪听。 涧水通鱼扈,人烟傍鹄亭。 凭高时一望,渺渺尽南溟。 翻译: 在辽阔的田野上,还残留着昨晚的余烬,长路上的野草一半已经变绿了。 柳树开始发芽,呈现出新的绿色,黄色的小鸟突然显得可闻。 山涧的水声和渔船的铃声交织在一起,人烟在远处的鹄亭旁边隐约可见。 我站在高处远望着远方,视线所及之处都是无尽的南中国海洋。 注释: - 旷野:
解析: 1 晓雨:早晨的雨。 2. 山雨连江白:描述山中连绵不绝的雨水使得江水显得格外洁白,突出了山雨的连绵和壮观。 3. 凉飙动竹扉:秋风带着凉意吹动着竹门,暗示了秋天的氛围。 4. 樯乌冲浪发:大船在波浪中挣扎,乌鸦被惊扰飞起。这里的“樯”指的是船上的桅杆,“乌”指乌鸦,“浪发”则形容海浪拍打的情景。 5. 新雁挟云飞:新到达的雁鸟伴随着云朵飞翔,展现了春天的气息。 6. 行李经宵湿
重访冰井寺 寺忆曾游日,悠悠二十年。 振衣新物候,举目旧山川。 绝胜开金刹,高风仰昔贤。 杖藜成独往,今古意茫然。 注释: 1. 寺忆曾游日,悠悠二十年。 —— 回忆起曾经游览过的寺庙,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年。 2. 振衣新物候,举目旧山川。 —— 在新的时节里,振翅飞翔,放眼望去,依旧是那些古老的山川。 3. 绝胜开金刹,高风仰昔贤。 —— 在这辉煌的寺庙中
注释: 1. 水阔苍梧野:水波浩渺,苍梧野。 2. 秋风已飒然:秋风已经吹得很猛烈了。 3. 浮云连海岱:浮云连接着海与泰山。 4. 楼阁倚山巅:楼阁依傍在山顶。 5. 把酒从衣湿:举杯痛饮,衣服都被弄湿了。 6. 频游任履穿:频繁游览,鞋子都磨破了。 7. 乾坤万里眼:广阔的天地,万里之远的眼睛。 8. 恣意向江天:任意向江天伸展。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一首五律诗,诗人以重游故地为由
注释: 豫章城上高楼,是滕王阁旧游之地。 归去凭阑翘首远望,一片青苍的景色便是罗浮山。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友人离别后登楼眺望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首句“豫章城上有高楼”中的“豫章城”指今江西省南昌市,“高楼”指滕王阁。滕王阁是唐代著名诗人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因唐太宗李世民曾在此赋诗而名扬天下。诗人用典,既写出了滕王阁的旧日辉煌,又为全诗奠定了一个雄奇阔大的背景
【注释】 当年:指诗人的友人。写韵人:擅长写诗的人,指诗人的朋友。何在:何处。明月犹悬:月亮仍然高挂在空中。写韵轩:即“题月轩”,是诗人为朋友写的诗题。一西去:一起向西走,指离开江西回长安。天外醉婵娟:天上的月亮像美人儿一样,美得迷醉人心魂。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好友的。当年与友人同游江西时,曾写下许多诗篇。如今友人即将离去,诗人不禁思念起那些旧作,于是便写下这首送别之诗
注释:金陵,即今南京,是六朝的都城。晋谢家,指东晋时期著名的家族谢安。君,指游子或诗人自己。邀笛步,指邀请吹笛人漫步江边的美景。霜天清晓落梅花,指在清晨的霜雪之中观赏梅花盛开的景象。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前两句赞美金陵的繁华和风俗之美。金陵自古以来就是六朝的都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因此这里的风俗仍然保存着晋代的风貌,值得后人传颂。第三句则表达了对游子的深情厚谊
五月南中正毒淫,轻风一扫翠涛深。 陈师不用鱼丽阵,横笛空传龙塞音。 注释与赏析: 1. “五月南中正毒淫”:描述五月时,南方气候炎热,毒辣的阳光使得水波荡漾。这里的“毒淫”形容五月的炎热天气,给人一种湿热难耐的感觉。 2. “轻风一扫翠涛深”:微风轻轻吹过,水面上的波纹瞬间消散,仿佛一切都被清理干净。这句诗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微风带来的清凉感和水面上波纹消失的景象。 3. “陈师不用鱼丽阵”
吴中丞凯歌四首其一:大将桓桓誓水军,炎荒千里净妖氛。横戈跃马今何在?白骨如山鸟乱飞。 吴中丞凯歌四首其二:大廉山外小廉山,叠鼓扬旗第一湾。朝拥舳舻横槊出,暮驱酋馘凯歌还。 吴中丞凯歌四首其三:五月南中正毒淫,轻风一扫翠涛深。陈师不用鱼丽阵,横笛空传龙塞音。 注释:大廉山、小廉山,指大廉江和小廉江,是广东省境内的两条河流。叠鼓,古代一种打击乐器,此处指战鼓。扬旗,指飘扬的军旗。第一湾
吴中丞凯歌四首 其一 大将桓桓誓水军,炎荒千里净妖氛。洗兵海角亭边月,卷甲铜船湖上云。 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郑学醇之手,名为《吴中丞凯歌四首》中的一首。此诗以壮丽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大将率领水师在海上战斗的情景,展示了他决心洗净战尘、恢复和平的决心。下面将逐句解析并给出赏析: 第一句:“大将桓桓誓水军”,这里的“大将”指的是将军,而“桓桓”则是形容其英勇威武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