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楼山郭外,隐几独中宵。
江静云徐动,秋深涨渐消。
物情俱卤莽,国计尽渔樵。
魏阙驰驱意,空惊万里遥。

【注释】

竹楼:一种用竹子搭建的小屋。厂:即“厂”,这里指代梧州。

卤莽:粗鲁、草率。国计:国家经济,指国家财政收支。渔樵:渔民和樵夫,泛指劳动人民。魏阙:古代宫殿名,这里借指帝王朝廷。

【赏析】

这首诗是写隐逸生活,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全诗四句八句相间,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第一句“竹楼山郭外”,点出地点,写诗人在山城外竹林中的小居所。第二句“隐几独中宵”,点出时间,写诗人独坐竹屋中彻夜不眠。第三句“江静云徐动”,写江上宁静的景象;第四句“秋深涨渐消”,写江水因秋风而逐渐消退。第五句“物情俱卤莽”,写自然界景物的杂乱无章;第六句“国计尽渔樵”,写社会景象的萧条冷落。第七句“魏阙驰驱意”,写作者对朝廷的厌倦之情;最后一句“空惊万里遥”,写出作者因仕途失意而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

此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中间穿插了对朝廷的不满情绪。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写景,把人物置于广阔的自然背景之中。首句写竹楼所在的山城,二句写夜晚的竹林,三、四句写江上秋景。这些景色描写,都与隐居的生活相联系,从而烘托出诗人隐居生活的情趣。五、六句写社会的萧条冷落,进一步渲染诗人归隐的情怀,使全诗意境更加深远。最后两句,诗人抒发了仕途失意的感慨。这种感慨,并不是由于朝廷有什么过错或什么变故引起的,而是由于朝廷不能理解自己的心意而产生的。因此,他只能怀着无可奈何的心情,离开朝廷,到这僻静的地方来过清闲的日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