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傍连卷双木绵,下有流水鸣溅溅。
行人策马日西去,鹧鸪啼入草间烟。

【注释】

1.覃村:地名。在今湖南沅陵县北。道:小路。连卷双木绵:指路旁生长着两株茂密的柳树,像棉团一样连在一起。2.流水:溪水。鸣溅溅:形容水流声大。3.鹧鸪(zhè gū )啼:鹧鸪鸟鸣叫。鹧鸪啼入草间烟:指鹧鸪的叫声传进草丛中,仿佛烟雾一般。

译文:

路边连卷着茂密的柳树,下面有流水潺潺地流过。行人骑着马日落西去,鹧鸪的叫声传到草丛中。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代表作之一。全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风光,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魅力和诗意氛围。

首句“道傍连卷双木绵”,以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一条宁静的乡村道路。道路两旁郁郁葱葱的长柳如同绿色的屏障,它们相互缠绕,宛如一张巨大的棉团。这样的描写不仅为读者营造出一种清新宜人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作者巧妙地将焦点转移到了路上的景象。他描述了溪水从道路下流淌而过,发出“鸣溅溅”的声音。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更让整个场景显得更加真实而动人。同时,溪水的流淌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暗示着诗人在旅途中的匆匆脚步。

“行人策马日西去”,这句诗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它描绘了一位旅行者正骑着马沿着道路前进,而太阳已经渐渐西沉,天色渐暗。这种描写不仅展示了时间的推移,也为接下来的画面增添了一丝神秘与浪漫的气息。

紧接着,诗人的视线转向了路旁的景物。他发现一只鹧鸪正在草丛中鸣叫,声音似乎飘入了远处的雾气之中。这一句诗既展现了鹧鸪的灵动与美丽,又为整幅画面添加了一份生动与活力。同时,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感受或思绪。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乡村风光。它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之意。同时,诗歌还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描写手法,使得整个画面更加鲜活而富有诗意,令人陶醉其中无法自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