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学醇
邺城斜日带清漳,铜雀台高繐帐荒。 七十二陵终寂莫,不知谁是发丘郎。 诗句释义与赏析: 邺城斜日带清漳: - 邺城:指的是三国时期魏国的都城,位于今天的河北省临漳县一带。 - 斜日:形容太阳光线斜射,暗示着夕阳西下的景象,通常用来营造一种苍茫、落寞的氛围。 - 清漳:即漳河,是黄河支流之一,流经河北西部。在这里,它象征着河流的清澈和历史的沉淀。 铜雀台高繐帐荒: - 铜雀台
过阮孝子墓 至孝如君世罕闻,每于青史叹遗文。 松楸冷落寒山路,刺史谁今是范云。 注释: 至孝如君世罕闻:非常孝顺的人(如你)在世上是很少见到的(听说)。 青史:指史书。 遗文:指前人的遗作。 松楸:指坟墓旁的柏树。楸,一种落叶乔木。 刺史:指古代地方官,相当于现在的市长或县长。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先贤的诗,诗人通过对阮孝子墓的描绘,表达了对死者的敬仰之情。 首句“至孝如君世罕闻”
注释:金陵,即今南京,是六朝的都城。晋谢家,指东晋时期著名的家族谢安。君,指游子或诗人自己。邀笛步,指邀请吹笛人漫步江边的美景。霜天清晓落梅花,指在清晨的霜雪之中观赏梅花盛开的景象。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前两句赞美金陵的繁华和风俗之美。金陵自古以来就是六朝的都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因此这里的风俗仍然保存着晋代的风貌,值得后人传颂。第三句则表达了对游子的深情厚谊
【注释】 当年:指诗人的友人。写韵人:擅长写诗的人,指诗人的朋友。何在:何处。明月犹悬:月亮仍然高挂在空中。写韵轩:即“题月轩”,是诗人为朋友写的诗题。一西去:一起向西走,指离开江西回长安。天外醉婵娟:天上的月亮像美人儿一样,美得迷醉人心魂。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好友的。当年与友人同游江西时,曾写下许多诗篇。如今友人即将离去,诗人不禁思念起那些旧作,于是便写下这首送别之诗
日日行吟江畔归,可堪寒尽见梅稀。 闲心懒对长江水,谁共持竿上钓矶。 注释翻译: 日日行吟江畔归:每天都在江边吟唱着归来。 可堪寒尽见梅稀:忍受不了冬天寒冷,看到梅花稀少。 闲心懒对长江水:心情闲适,懒洋洋地面对着长江水。 谁共持竿上钓矶:有谁能和我一起拿着渔竿到山崖上钓鱼?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与一位歌女的离别之情
注释:五月的南风使桄榔更加熟透,僧人在此时虔诚地礼佛。山门寂静,游人稀少,只有蝉声在夕阳中回荡。 赏析:诗的首句“五月南风熟桄榔”以五月的南风吹熟了桄榔来开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五月南风的热烈,使读者能够立即感受到那股热情和生命力。第二句“六时僧自礼空王”则展现了僧人在六时(即清晨、上午、中午、下午、黄昏和晚上)虔诚地礼佛的场景,表现了他们对于佛教的虔诚信仰
翻译 铜雀台:铜雀台,位于邺城西南,是曹操为宠信的美女卞夫人所建。 高台春欲尽:高台上春天即将结束。 凤吹隔花迷:凤凰的鸣叫声穿过花丛,声音被迷住了看不见。 漳水流无尽:漳河水流动不息,没有尽头。 西陵日易低:西边的陵墓太阳容易落下。 繐帷不可见,歌舞半含啼:帷幔遮住了视线,看不到歌舞的人,歌舞中夹杂着哀哭。 惟有东风在:只有东风吹来。 年年莫自萋:每年春风都带来新绿。 赏析
【注释】姑射:山名,在今山西代县。翛翛(xiāo xiāo):闲适的样子。物外:超脱尘世之外。东皇:即春神。领得:领受。 【赏析】这是一首咏梅诗,以梅花的高洁品格自况,表达了诗人孤高绝俗的情怀。 开头四句,写梅花之超然脱俗,不染纤尘。首句“姑射”是神话中的仙境,《列仙传》说:“姑射山有三仙姑,杳杳上天,乘鸾骖鹤,集于王母九凤台上。”后遂以“姑射”为神仙居处。次句写梅花的清高品格,与尘世完全绝缘
【注释】 台榭:高高的楼台。垂杨:指杨柳。 【赏析】 《即事》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表现了他面对繁华落尽的世态时的一种感慨。诗的前两句写景物,后两句抒情怀。全诗语言平易自然,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台榭参差枕水湄”,描写了作者所见的景物,从远处看,高高低低的楼台错落有致地映衬在水边的沙洲上,宛如临水的佳丽。“夜深”二字,写出了时间已经深夜。“未休吹”
注释:十月,农历十月。霜蟹螯肥水半增,是说稻熟了,螃蟹肥了,而江水也涨了起来。归梦不消孤客恨,暗风吹雨湿寒灯,是说归家无望,孤身一人的我只有借酒浇愁,而风雨又打湿了寒灯。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秋高气爽、霜白如银的时节,乘船从江南来到江北,看到丰收的景象,但因旅途遥远,不能回家过节,只好在船上借酒浇愁。此诗通过“归梦不消”三字点明主题,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