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斜日带清漳,铜雀台高繐帐荒。
七十二陵终寂莫,不知谁是发丘郎。

邺城斜日带清漳,铜雀台高繐帐荒。

七十二陵终寂莫,不知谁是发丘郎。

诗句释义与赏析:

邺城斜日带清漳

  • 邺城:指的是三国时期魏国的都城,位于今天的河北省临漳县一带。
  • 斜日:形容太阳光线斜射,暗示着夕阳西下的景象,通常用来营造一种苍茫、落寞的氛围。
  • 清漳:即漳河,是黄河支流之一,流经河北西部。在这里,它象征着河流的清澈和历史的沉淀。

铜雀台高繐帐荒

  • 铜雀台:是曹操建造的一座高台,位于邺城内,是当时的重要建筑之一。
  • 繐帐荒:繐,指丝质的帐幔或帷幕;荒,指荒芜、破败。这句话形容铜雀台曾经的辉煌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一片荒凉。

七十二陵终寂莫

  • 七十二陵:泛指古代帝王的坟墓,数量众多,这里特指曹操的陵墓群。
  • 终寂莫:意味着这些陵墓最终都无人问津,显得格外寂静而冷清。

不知谁是发丘郎

  • 发丘郎:在古代传说中,发丘盗墓是一种神秘的职业,他们负责寻找并盗取古墓中的宝藏。
  • 不知:表示一种无知或困惑的态度,可能是对这种神秘行为的一种讽刺或批判。

历史背景与文化影响: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盗墓行为的批评。在中国古代,盗墓是一种被严格禁止的活动,不仅因为它破坏了文物,还因为盗墓者往往为了追求财宝而不顾伦理道德。这首诗通过对邺城遗址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盗墓行为的厌恶。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尊重历史,保护文化遗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