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遂球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沉沉花气初云际”一句,描述了春天来临,花朵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如同云雾般飘渺。这里的“沉沉”形容花香浓郁,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恰恰香烟欲起时”一句,描绘了春天微风拂过,烟雾缭绕的景象。这里的“恰恰”形容烟雾缭绕,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清歌婉转回薄扇,明窗缥缈闲修眉
短歌行 长歌莫挽天河水,短歌横笛声相倚。 落花回风恋故枝,飞入芙蓉绣帏里。 饮酒还宜近妇人,莫向平原楼上嗔。 无情割爱乃身死,至今徒笑春申君。 诗句释义:在长篇诗歌中,不要试图扭转局面,就像河流无法逆转一样;而要唱出简短的曲子,让音乐与歌声相互依偎。当花瓣随风飘舞时,它们会依恋着曾经生长过的树枝,然后飞入那华丽的屏风之中。饮酒时最好靠近女子身边,而不是在平原上的高楼之上
【诗句释义】 宝镜眉新龙鼻古,妆成嘿嘿凭筝语。 宝镜新梳的眉毛如龙一般俊美,鼻部也像龙一样古朴有神,化妆后静静地倚靠在筝前说话。 新晴隔水绿窗开,璃瓶澡露荼薇雨。 晴朗的新天透过水波隔在窗户上,玻璃瓶子装着沐浴的水和花露,窗外是飘飞着的茶蘼花雨。 西城粉堞花离离,一双蜻蜓衔尾飞。 西边城墙的红砖瓦顶点缀着繁密的粉墙,一对蜻蜓翩翩起舞,尾尖相接。 经年忽忆金钗客,楼上吹香晒舞衣。 多年过去了
【注释】 竹枝:一种古代汉族民间歌曲。分节,指按一定节奏划分的音节。 一树红梅沉涧色:形容红梅盛开,颜色鲜艳。 山空木落窥湖烟:意思是说在空旷的山林中,树叶落尽,可以看到山间湖水的烟雾飘荡。 壁冷松高磬声直:意思是说寺庙的墙壁很冷,松树很高大,磬的声音也很清脆。 拾得仙翁白鹤翎,吹笙拟和琴心经:意思是说捡到了一位仙翁的白鹤翎,想要用它来吹笙,模仿那琴心经的音乐。 掀髯向天作呼吸
诗句:夜沉罗袜深珠露,有时瓜果看星渡。 译文:《忆昔篇戏为友人赋别》的译文如下: 夜幕深沉,月光如洗,女子的丝袜上凝聚着珍珠般的露水,时而低头欣赏瓜果,仿佛在星光下漫步。 注释: - 夜沉罗袜(夜晚的罗袜):罗袜通常指的是用丝绸编织成的袜子,这里可能指女子穿着的丝袜。 - 深珠露(珍珠般的露水):珍珠象征着珍贵和美好,而露水则暗示了清新和纯净。 - 有时瓜果看星渡(偶尔抬头看星星)
《春望篇》 天南多淑气,海国四时花。芳草侵朝雾,香云变晚霞。 鳌光摇雉堞,蚌影互渔家。况复当春望,遥晴到碧纱。 晴风散叶杨垂线,晴日落花泥掠燕。翡翠梁间栖复飞,蝴蝶帘前去还恋。 佳人粉气热朝眠,公子炉烟阑夜宴。珊瑚实树挂罗衣,鹦鹉金笼传漏箭。 木棉红映晓山开,百万人家旭翠堆。花田雨过昌华苑,锦石云依朝汉台。 赵尉已尘迹,刘王馀艳灰。楚水啼湘竹,秦关折岭梅。 当时豪雄递骑虎,削壁悬流割疆土
【注释】 郭公侍儿:即侍儿。袅(náo):轻盈。肉香:指人声,肉香即人的肉香。竹孔:指乐器笛子。调疾迟:指声音调子高。鹿卢双茧:指《双节序》的双节乐音。双茧即二弦,一弦为上,一弦为下。牵丝:指拉弦。高雁叫寒水:比喻音乐高亢激越。珍珠一串松喉起:比喻歌声悠扬宛转。秋瞳子:秋天的眼睛,这里指秋天的景色。老妇琵琶无足怜:指琵琶声哀婉动人。赋箫娱疾徒子渊:《论语·雍也篇》载,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
注释: 寒江袅袅歌 :寒江上的歌声。袅袅:柔细的样子。 秋空作影波如剪,碧沁遥山深逾浅:秋天的天空像一把镜子,湖水像被风吹弯的月弦一样细长。 镜魄风吹晓月弦,谁为弹鸣冷光偃:月光在水面上反射出如镜般的光辉,是谁弹奏着这清冷的光呢? 袅袅寒江小女儿,玉毫香字写唇脂:一个纤巧娇媚的小女子,用香粉写的字就像嘴唇上的胭脂。袅袅:轻盈的样子。玉毫:指笔锋。香字:指用香粉写的字。 工书早博夫人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内容如下: 无人 甲光倒照阵云黑,人影飘沙日无色。□骑连营一十万,拍手跱鞍笑攫食。 译文:铁甲闪耀光芒照亮了战云,人影在风中摇曳如同沙尘般飘散。骑兵连成一片营寨,共有十万之众,他们拍手欢笑着抓来猎物享用。 注释:甲光——指铠甲的光泽。倒照——反射。阵云——指战场上的乌云。人影飘沙——形容风大,人影随风而动。□骑——指骑兵。连营——指军营连绵不断
诗句解析 1 矞 (xù):彩虹,形容颜色斑斓。 2. 摇根走:形容砚台的制作工艺精细,仿佛有生命般移动。 3. 岩父:指制砚工人,他们用坚硬的岩石雕刻成砚。 4. 白兔耕:比喻砚台上刻的图案如同白兔在耕作一样栩栩如生。 5. 笔花万丈:指墨的流动如同盛开的花一般,非常生动。 6. 娲天:传说中女娲补天的神话,这里用来形容云彩被擦去的痕迹。 7. 秦皇鞭痕:秦始皇的兵马俑,暗示历史的痕迹和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