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洪先
逐句释义: 1. 病多年复迫,齿发半凋残。 —— "疾病多年,我的处境仍然紧迫,我的牙齿和头发都已经变得半残了。" - "病多年复迫" - 指疾病已经持续多年。 - "齿发半凋残" - 形容年老体衰,牙齿和头发都开始变白。 2. 丧室悲元亮,衰门报耿茧。 —— "我失去了妻子的庇护,就像陶渊明一样感到悲伤;我家门前的茧蚕已将死,象征着衰败和结束。" - "丧室悲元亮" -
横流居尽折,别业晚仍移。 得遂庞公隐,深惭鲍叔知。 梓人挥凿处,圬者食功时。 屋漏能无愧,将何报所期。 注释: 1. 横流居尽折:形容生活的波折和不顺。 2. 别业晚仍移:指因生活或工作原因,不得不迁移到其他地方。 3. 得遂庞公隐:庞公指的是东汉时期的庞德公,以其高尚的品德著称。此处表示得到了像庞德公那样的理想隐居生活。 4. 深惭鲍叔知:这里的“鲍叔”指的是春秋时期著名的贤人鲍叔牙
诗句如下: 南浦袁生至,传来垄上书。 译文: 春天到来,袁迪从南方来到我的居所,他带来了我去年的书卷。开书的一瞬间,我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仿佛穿越到了过去。 赏析: 这首诗是罗洪先对袁迪到访的回应。通过描绘与袁迪的交流,表达了他的感激和对过去的怀念。诗中“南浦袁生至,传来垄上书”,以生动的场景描绘了袁迪到访的情景,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袁迪的到来的喜悦之情
【注释】: ①鵩(yī):一种鸟,这里比喻不祥之兆。 ②无能身已赘:意谓没有能力而身已赘(累赘)。赘,同“傔”,拖累。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病卧在家懒于开门,厌倦了书信往来;雨天衣服容易弄脏,丰年家里却常缺粮。卜算命数注定我命不好,只有多吃饭才能得鱼。自己无用,又拖累了别人,即使身体健康又能怎样? 诗中通过描绘自己的病状,反映了作者在困顿中的忧思苦闷和无奈。同时
诗句:讲舍别秋霖,江湖水气深。还过鹿门里,暂慰雁行心。 译文:在讲舍告别秋天的细雨,江湖上弥漫着浓重的雾气。经过鹿门山,暂时安慰了行船的心情。家乡的井邑,昏黄的天空,弦乐和匏音交织在一起。不知道经术的显达,你的门下有几个年轻的面孔。 赏析: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罗洪先的作品《送李檀坡赴兰阳教谕》,描绘了送别李檀坡的情景,表达了对他的深深祝福和期待。诗中“讲舍别秋霖,江湖水气深”一句
【注释】 误传:错误的信息传播。寇至:敌军来到(邻曲尽奔:邻居都跑光了,形容战乱中居民逃难的情形) 闾里:指乡村。乱纵横:秩序混乱。秋原:秋天的原野。暝色:日暮时的天色。生:产生。负刍:运草,运草的人。泣岐行:在歧路旁哭泣,因道路被阻。道远:路途遥远。多亡子:很多人失去孩子。风惊:被风刮得惊吓。似骤兵:好像突然遭遇军队。荒村:荒凉的村庄。独醒处:一个人清醒的地方,指有远见卓识之人。空切救焚情
听友人送宋高邮守晁仲约事 昔日江淮盗,扬言势不支。 修词远迎劳,倾帑重赍持。 辟宥犹争议,封疆故有司。 谁知千载下,此事亦多师。 【注释】 (1)昔年:从前;往日。 (2)江淮:长江、淮河二水流域,泛指今江苏、安徽一带。 (3)扬言:大声说话。 (4)修词:书信。 (5)远迎劳:远远地迎接并慰劳。 (6)倾帑:尽其财力。 (7)辟宥:开导宽免。 (8)有司:主管官员或官吏。 (9)千载下
诗句释义: 1. 乱后还乡井,怜君家独全。 2. 归人惟有泪,故里半无烟。 3. 杀气秋仍结,残魂月共悬。 4. 西冈芜没处,可有旧书传。 译文: 1. 战后回到故乡的井边,我心疼你家乡只有一座完整的房屋。 2. 归来的人只有泪水,故乡已经半边烟雾弥漫。 3. 秋天依然笼罩着死亡的气息,月亮似乎和人们的残魂一同悬挂。 4. 西冈荒废的地方,是否有人能从旧书中寻找到过去的踪迹? 赏析:
【注释】 躞蹀(xiè dié ):行走时马步小而快,形容人走路轻快。玉花骢(cōng):骏马的别称。柳叶风:春风和煦,吹拂着柳叶。直指使:唐代监察御史之职,掌纠察百司,举劾不法。主圣:天子,皇帝。劳虚听:虚心听取。民难待实封:百姓难以等待实际的赏赐。桓典:东汉末年名士桓谭,字君山。要途:仕途。 【译文】 骏马踏动玉花骢,轻快地驰骋在春日的柳树下。 突然之间看见直指使,重访昔日大明宫。
北窗 林壑开玄奥,山窗俯翠闉。 溜渠春涧合,帘幕霁峰新。 牛斗霄看剑,藤萝晓挂巾。 由来岁寒意,还属昼眠人。 注释: 1. 林壑开玄奥:指山林之间充满了神秘的意境。 2. 山窗俯翠闉:山窗俯瞰着绿意盎然的城邑。 3. 溜渠春涧合:春天的水流与山涧汇合。 4. 帘幕霁峰新:雨后的山峦云雾缭绕,显得清新可人。 5. 牛斗霄看剑:仰望星空,仿佛能看到天上的牛斗二星在闪烁着光芒。 6. 藤萝晓挂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