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景义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古代诗歌的一般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可先用自己的话复述诗句的意思,然后抓住形象特点概括作品的主题。此诗首联写晓莺啼声破梦,诗人由梦中惊醒;颔联写人生得失悲欢都是过眼烟云,应看淡些;颈联写细水浮花归别涧,斜阳和树入帘栊;尾联写桃杏盛开清明时节,天高云闲今古同。最后两句是说除了图籍之外,就该像醉春风一样纵情山水。 【答案】 (1)“晓莺啼”,点出时间,为“春兴”作引子。“匆匆”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 首句“文君不厌马卿贫,绿树重阴盖四邻。”表达了诗人对贫困生活的无奈和淡然处之的态度。文君(即卓文君,古代美女)和马卿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文人,他们虽然生活清贫,但依然保持着高尚的情操和独立的人格。这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接纳和超脱。 - 次句“自笑平生夸胆气,岂知书剑老风尘。”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年轻时豪迈、自信的个性的回忆,同时也表达了对岁月流逝
诗句释义与赏析 - 积雨空林烟火迟,百年世事不胜悲。 - 注释:春雨绵绵,空荡的林中烟雾缭绕,时间仿佛被拉长了,一切都显得那么缓慢和沉重。百年的时间,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显得如此无力和悲伤。 - 赏析:此句通过描绘春天雨后的景色来表达作者对时世的感慨。雨水使原本朦胧的景象更加清晰,同时也让心情更加沉重。“百年世事不胜悲”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奈与悲哀。 - 少陵老去忧多病
诗句解释: 1. “春兴” - 春天的景色引发诗人的感慨。 2. “杜鹃枝上月三更,欲化西园蝶未成。” - 夜晚的月光下,杜鹃鸟停在树枝上啼叫,象征着孤独和哀伤。 3. “眼底看春春欲暮,此中多恨恨难平。” - 诗人看着春天的美景但心情沉重,因为春天即将结束,许多的遗憾难以平息。 4. “纵横词翰千秋事,独抱风流万古情。” - 文字和诗歌是流传千秋的事业,而诗人却独自承载着永恒的情感。 5.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1句: - 译文: 我听说桃源这个地方很好,它远离战乱,可以躲避秦时的烽火。 - 注释: “闻道”意为得知或听闻。“桃源”指传说中的理想之地,通常与避世、宁静相关。“好避秦”意指那里非常适合避难。“半溪山水绿萝新”描述了桃花源的自然美景和生态的新鲜感。 - 赏析: 此句表达了对桃源理想的向往,以及对战争与冲突的逃避,反映出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第2句: - 译文: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商隐,他是一位才华横溢但命运多舛的诗人。他的诗作常常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句解析与翻译: 1. 朝看飞鸟暮飞还,嫩蕊浓花满目斑。 - 朝看飞鸟暮飞还:早晨看飞鸟傍晚又归来,形容时间快速流逝。 - 嫩蕊浓花满目斑:指春天里繁花似锦,色彩斑斓的景象。 2. 击楫自怜过白首,拂衣何处不青山? - 击楫自怜过白首:在船舷上敲了一下,感叹自己已经老了。 - 拂衣何处不青山
【解析】 此诗前两句写春天的景色,后两句写对春天的感受。第一、二句“春兴”是题眼,全诗围绕“春兴”展开,首联以景起兴,颔联抒发感慨,颈联进一步描写春景,尾联以议论收束。 【答案】 译文:我不愿羡慕那乘着木筏飞向天河边的神话故事,可又怎能忍受看到芳草更比往年长得茂盛呢?毕竟春天里寒冷的日子不会太多,风景依稀地好像去年一样。林子里的树木被残雪分割成一片一片,农家的房屋忽然断在夕阳西下之处
注释: 何必蓬莱宫里行,东风相引有诗情。 柳塘日暖花争发,斑竹年来笋自生。 世事茫茫难自料,生涯扰扰竟何成。 狂来直欲吞云梦,弹剑悲歌气未平。 赏析: 春兴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春风、柳树和竹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首先来看第一句,“何必蓬莱宫里行,东风相引有诗情。”这里的“蓬莱宫”指的是传说中的仙山,而“东风”则是指春天的气息
春兴 处处斜阳草似苔,天时人事日相催。 笼中娇鸟暖犹睡,山下碧桃春自开。 万里雄心摧说剑,百年多病独登台。 归家但革凌云赋,莫遣黄金谩作堆。 注释: 1.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 2. “处处斜阳草似苔”中的“斜阳”指的是夕阳,“草似苔”表明草长得茂盛,与地面上的苔藓相仿。 3. “天时人事日相催”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的生活状态。 4.
【诗句释义】 今日残花昨日开,暮潮归去早潮来。 今日的残花在昨天已经盛开了,傍晚的海潮刚刚退去,早晨的潮水又涌上来。 为文无出相如右,欲赋惭非宋玉才。 我的作文没有人能超过司马相如,我写的文章不如宋玉的才华。 道自升沉宁有定,心从到处即成灰。 人生的道路总是高低起伏,变化无穷;心境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随时都可能变得灰暗。 多情只有春庭月,片影漂摇落酒杯。 满心的柔情只有春天庭院中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