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易
酬容九读思斋遗集兼简伯远 我的弟弟声光石火般短暂,孤编能博万嗟吁。 漫天风雨都秋气,避地江湖感索居。 款语十年今古泪,相怜一啄乱离馀。 百家诗句牛毛密,似此微名得亦虚。 酬:回复,答谢。 容九:指容甫之弟容九,字思斋。 思斋遗集:指容甫的遗诗文集。 兼简伯远:也即兼致信给伯远。 家弟:指容甫的弟弟容九,字思斋。 声光:喻容甫。石火:喻短暂。 如:如同石火。 孤编:指容甫的遗诗文集。 能博万嗟吁
乱后相逢一慨然 剑矛炊淅自烽烟 已无春色资挥麈,稍促霜华欲堕颠 为郡尚虚三斟酝,浮家应办五湖船 斯人合作词仙老,我亦迷阳畏不前 王易的《乱后一首赠癸叔》是一首表现作者对乱世之后生活状态和内心感慨的七言律诗。这首诗以“乱后”为背景,通过描写战后的景象和人物的情感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首句“乱后相逢一慨然”,直接点明了乱世之后的相逢场景。这里的“慨然”一词
【注释】 环阶:台阶。 花影日迟迟:指花儿在阳光的映照下,影子也显得格外长。 此意惟堪圣者知:只有圣人才理解这种情意。 似妒雕梁栖乳燕:好像嫉妒那些被雕饰华丽的屋梁所吸引的燕子。 乍听碧树绕黄鹂:忽然听到绿树中传来了黄鹂啼叫的声音。 繁香是处春常在:到处都能闻到春天的香气。 憔悴频年鬓已丝:形容自己年岁已高,头发已白,容颜憔悴。 沾袖馀芳:指身上沾着花瓣的香气。 未隐:还没有消失。 深心
酬撷华 为读回肠当哭歌,东流真欲泪江河。 便同短气嗟荆棘,尚许缘情赋薜萝。 一叶舟怀鸥梦乐,十年书检蠹尘多。 天人骨肉秋相喟,隔巷时容戴笠过。 注释:酬撷华,即酬谢花的赠诗。回肠,指悲伤的情怀。江河流长,象征人生路远。嗟,叹。缘情,指凭吊之情。薛萝,一种植物名。蠹,蛀虫。天人,喻人世。骨肉,比喻亲密关系。喟,叹息。戴笠,形容农民或隐士的生活状态。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酬答花的诗
王易的《立春鸣雷有怀瘦弟》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兄弟的深切思念之情。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 收尽城南散腊声:描述在立春这一天,空气中弥漫着腊月的寒意,仿佛一切都被收藏起来,只留下春天的气息逐渐弥漫开来。 - 酿春酣雨泥经行:描绘春天的到来带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春雨,这场雨滋润了大地,让万物复苏。 - 了知虩虩天威大:表达了诗人对天地威严的深刻认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注释】: 别三弟:告别三位弟弟。三弟,即李益的三子李蒙、四子李辅、五子李缄。 又向江潭却曲行:又来到江潭曲折的小道上。 堕空零雨洗秋程:雨滴从高处落下,洗刷着秋天的道路。 盘胸硬语吞云梦:形容胸怀壮志豪情。盘胸,心胸宽广。硬语,直率的语言。云梦,古代郡名,在今湖北武汉市附近。这里是用来形容胸襟像云梦一样广阔,豪情如云梦一样壮阔。 静夜西堂有月明:在宁静的夜晚,西屋的厅堂里月光皎洁。
【注释】 中宵:深夜。窥户:透过窗孔看外面的景物。燕幕:指边关的营垒。蟫(zhì):一种昆虫,用其分泌的胶质粘合物可制纸。天幸:上天的恩赐。信海深:书信如海般深远。冲寒得归客:在严寒中得到归家的客人。浔:水边平地。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任荆南节度使时,抒写他在除夕夜独坐书室中,遥思故乡及友人的情怀,抒发了作者对故园、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对知音的怀念。全诗构思新颖,意境优美。 首联
夜中 生涯攘攘驱头脚,兀坐何如独夜中。 跬步书城一身大,残更茗碗十年同。 静闻鼾息矜犹醒,略数名心遣未空。 绕梦灵椿思絮语,乱鸡初雪此灯红。 注释: 1. 夜中:指夜晚时分,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在深夜的生活中,感受到了人生的忙碌和疲惫。 2. 生涯攘攘驱头脚:形容生活的忙碌和辛苦,让人感到身心俱疲。 3. 兀坐何如独夜中:独自一个人坐在黑暗的夜晚中,对比白天的生活,感受到一种孤独和寂寞。 4.
岁晚寄雪抱 年光蛇尾已难持,日夕鸡埘会有期。 注释:岁月如蛇般快速流逝,难以把握,傍晚时分,鸡舍已经归去,约定的日子即将到来。 译文:《岁晚寄雪抱》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全诗描绘了杜甫晚年的孤寂生活和内心的悲凉情感,表达了他对逝去的时光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赏析:《岁晚寄雪抱》是杜甫晚年的作品,通过描绘自己的孤独和悲凉,反映了他对时代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这首诗以“岁晚”为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手法和语言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报五弟寄诗”中的关键信息:“报”“家声”“锦囊”。然后根据这些信息,结合诗歌的主旨,具体分析诗歌的内容,最后再进行综合赏析。考生在作答时,要结合全诗来分析。 本诗是诗人给友人的一封信,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联“报五弟寄诗”,表明了诗人想要回信,但是因为有事,所以未能及时回复。颔联“好共家声垂謇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