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伯溥
【注释】 斋:书房。堂:正房。焭:蜡烛。子规:又名杜鹃,鸣声似“不如归去”;又因其鸣叫时发出的声音如“催”声,所以又称“催命鸟”。 【译文】 我在书房里点着灯,独自对着烛光的影子,在想亲恩,没有尽头;夜半时分,子规的啼叫声在血红的血红的月光下响起,陡然听到涧底鼓起松涛风声。 【赏析】 此诗首两句写独处斋堂,思念亲人之情。前句以孤灯影自问:我为何如此孤独?后一句以回忆亲人之恩自答
逐句释义与注释: 1. 日脚初长雨满川,杜鹃声老夕阳天。 - “日脚”指太阳的光线。“初长”表示刚开始变长。 - “雨满川”形容雨水覆盖了整个河谷。 - “杜鹃声老夕阳天”指的是杜鹃鸟叫声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苍老而遥远。 2. 予心底愠难为解,故向南风奏管弦。 - “愠”是恼怒的意思。 - "难为解"表达了无法解决或理解的情绪。 - “故”在这里意味着所以、因此。 - “南风”通常指南方吹来的风。
【注释】 初夏遣闷:初夏时节,作者因事遣闷。南陆赤精:南方陆地上的赤色精气。阁外新篁箨未蠲:在阁楼外新种的竹子还未去掉笋壳。冉冉:慢慢地。绿阴:指树荫,这里指夏日的树影。焦桐:指梧桐树。继薰弦:继续奏乐演奏。 译文: 运行南陆的赤色灵精,阁外新种的竹子还未去掉笋壳。 渐渐地树阴越来越浓,梧桐树想要继续奏乐演奏。 赏析: 这首诗是写初夏遣闷之情。首句“南陆赤精”,以赤精喻初夏之阳气,点明时序为初夏
初夏遣闷三绝 何事东皇不暂延,祝融今日遽当权。匡床睡起浑无语,一握薰风入五弦。 注释: - 何事东皇不暂延:何事?为什么?东皇,指司命之神。暂延,暂时延长。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困惑,不知道为何命运之神没有给他一个暂时的停留机会。 - 祝融今日遽当权:祝融,传说中的火神。遽,迅速、突然。这句诗描绘了火神突然掌控了局面,使得整个天地都为之震动。 - 匡床睡起浑无语:匡床
注释:□□(这里指作者)的无情是无法亲近的,每年他都派人去送信。但武侯(诸葛亮)有两篇表,读完后让人泪流满面。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无情不可亲”,以“无情”二字起头,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先大人的深深哀痛和怀念之情。第二句“年年遣使浪填津”,则具体描绘了每年派遣使者的情景,以及这些使者徒劳无功、毫无成效的尴尬场面。第三句“武侯会有两篇表,读罢令人泪满巾”
灯前孤影吊焭焭,为忆亲恩未有穷。 夜半子规啼血处,陡闻涧底鼓松风。
□□无情不可亲,年年遣使浪填津。 武侯会有两篇表,读罢令人泪满巾。
何事东皇不暂延,祝融今日遽当权。 匡床睡起浑无语,一握薰风入五弦。
赵伯溥,字时泽,太祖七世孙(《宋史》卷二一九《宗室世系表》五)。 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 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知饶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四七)。 事见《历朝上虞诗集》卷三。 今录诗五首。 生卒年:?-
赵伯溥,字时泽,太祖七世孙(《宋史》卷二一九《宗室世系表》五)。 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 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知饶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四七)。 事见《历朝上虞诗集》卷三。 今录诗五首。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