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顺孙
诗句解析和译文: 1. 烽火年来报虏尘,每回回首即长颦。 - 烽火: 指战争或警报。年年来报: 表示每年都有报告。虏尘: 指敌人入侵带来的尘土。每回回首: 每次回顾往事都感到痛苦。即长颦: 形容因为思念而经常皱眉叹息。 2. 明眸皓齿今何在,异服殊音不可亲。 - 明眸皓齿: 形容眼睛明亮、牙齿洁白。今何在: 表示现在哪里去了,失去了往日的美丽。异服殊音: 不同的服装和声音。不可亲:
【注释】 堂前:指母亲。 谒公侯:拜见公、侯一类的官。 大人:对有学问的人的尊称。 方便:方便事。 一点春风:比喻文章有文采。 【赏析】 此诗写一位孝女,为了替父亲求得一官半职而拜见公侯。她的父亲在朝廷为臣,因得罪权贵而遭贬谪,她因此日夜忧心忡忡。她的儿子也为她求官,她希望儿子能成功实现自己的心愿,所以她特意叫儿子去拜见公侯。 “母在堂前为父忧”,诗人以简洁的笔法写出了这首诗的主题和情感基调
【注释】 病笃吟:在病中吟咏。“病笃”,指疾病严重,生命垂危。 见花:看见花朵。 笼:笼罩。 月笼沙:月光笼罩着沙地。 谁无死:谁没有死的时候呢?这是说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人人都要经历的事情。 莫:不要。 自嗟:自己哀叹。嗟,同“噫”。 【赏析】 这是一首表现诗人对生死问题看法的诗篇。 首句写病中所见。人烟,这里指人世;“空见花”三字,点明病重,也暗示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 次句写病中所见的景物
诗句解析与注释: - 门前不改旧山河:指尽管时间变迁,但门前的景象依旧如旧。这里用“不变”来强调时间的流逝并未改变眼前的景致。 - 莲渚愁红荡碧波:莲池中的红色荷花在碧绿的波浪中摇曳生姿。这里的“莲渚”和“荡”都是对景色的描绘,而“愁红”则传达了作者的情感色彩。 - 坠叶飘花难再复:形容树叶落下,花瓣飘散的情景,暗示生命的脆弱与易逝。 - 浮云流水竟如何:比喻人生无常,像天上的浮云随风流转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主要考察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积累与理解。 (1)“豪杰消磨叹五陵”:感叹那些英雄豪杰在战乱中消沉,消磨殆尽。五陵:泛指京城附近的贵族墓地。 (2)“发冲乌帽气填膺”:形容志士慷慨悲壮,忧国忧民。发冲:头发蓬松,形容人怒目圆睁,气势汹汹的样子。乌帽:黑色帽子。 (3)“眼前不是无豪杰”:表示自己虽然有志于天下事,但时势艰难,难以施展。 (4)“身后何须论废兴”
注释: 小松:指小松树。 未透栏:没有完全长满栏杆。 枝枝叶叶傲霜寒:树枝上的叶子傲视着寒冷的秋霜。 如今正好低头看:现在正好可以低垂着头看。 异日冲霄仰望难:将来再想抬头仰望天空,就会觉得很难。 赏析: 这首诗以小松为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与敬仰。首句"小松"二字点明主题,次句"青松未透栏"描绘了小松尚未长成的景象,形象地展现了小松的稚嫩和顽强
百年世事不胜悲,大厦原非一木支。 慷慨西风泪横臆,此心唯有老天知。 注释:人生短短百年,世事纷繁让人感到无比悲哀。大千世界并非由一棵树支撑起来,而是众多树木的集合。面对这悲伤的一生,我不禁感慨万分,泪水沿着脸颊流淌。只有天地知道这颗赤诚之心,它从未有过丝毫虚伪和狡诈。 赏析:诗人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独自登上高楼,放眼望去,只见一片萧瑟的景象。他感叹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
不见人烟空见花,烟笼寒水月笼沙。 人生自古谁无死,莫怨东风当自嗟。
百年世事不胜悲,大厦原非一木支。 慷慨西风泪横臆,此心唯有老天知。
豪杰消磨叹五陵,发冲乌帽气填膺。 眼前不是无豪杰,身后何须论废兴。 当道有蛇魂己断,渡江无马谶难凭。 可怜一片中原地,虎啸龙腾几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