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习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在除夕之夜的所思所感。下面逐句进行解释: 终年咄咄无一字,去日悠悠有亿尘。 “终年咄咄无一字”意味着作者整年辛勤创作,但是最终没有留下一个字。这里的“咄咄”形容作者的创作过程艰辛,而“无一字”说明他的作品未能流传下来。 去日悠悠有亿尘。 “去日悠悠”指过去的岁月悠长如尘土般飘散,“有亿尘”则强调时间的流逝之快,如同尘埃一样迅速消散
【注释】 郊行:即《郊行即事寄崔尚书》,写于大历三年(768)春,时诗人任左拾遗。这首诗是诗人在郊外游览时所作。诗中抒发了诗人的闲适心情与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旷快:旷达。 亭台:指楼阁亭榭。凄清:冷落凄凉。 造物:造物主,指天。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以“郊行”为题,表达了作者在自然中寻求宁静、超脱世俗烦恼的闲适心情,并以此抒发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联“出门何处寄旷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送赵尧生归里》。以下是对每一行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注释。 1. 一时鸳鹭惊朝列,万古云霄感逐臣。 释义: 一时间,鸾凤和鸳鸯(象征着高贵和尊贵)惊动了朝廷的行列,万年之后,人们对我这样的逐臣依然心存敬仰。 译文: 一时间,高贵的鸾凤和鸳鸯惊动了朝廷的行列,万年之后,人们对我这样的逐臣依然心存敬仰。 注释: "鸳鹭"指的是古代文官的冠饰
【译文】 我每天在丈室中支颐沉思万念,三千元祐一半残丛。 梦中水重来在,心上危棋一著难。 渐拟偷闲学佛,已成避世未休官。 故人好在从相忆,颇耐春城雪色寒。 【注释】 和王病山韵:和同友人的诗。病山韵:指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以及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这些诗都是五言律诗。 万念支颐丈室宽:万念,即万千思绪
这首诗是诗人对同僚蒋性甫的怀念之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别蒋性甫”一句表明了诗人与蒋性甫的分离。这里的“别”字表示告别,而“蒋性甫”则是诗人的朋友或同事。 “在山猛虎今无用,蔽日浮云终古阴”两句描述了自然界的景象。猛虎虽然凶猛,但在山林之中已经失去了用武之地;浮云虽然遮天蔽日,但终究无法改变其终将消失的命运。这两句诗以自然景象为喻
注释:漠漠的云色映衬着淡雅的禁城,亭边的残雪显露出微行的身影。闲居未必有许多遐想,万事真应该聆听梵音。画中的江山懒得点笔勾勒,眼前的珠玉翠鸟暗投灯檠。料定后日园林的价值,怪罪何人的浪荡情思。 赏析:这是一首题壁诗,是作者在友人家题写的诗句。诗人借题发挥,抒发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朋友情谊的珍视。 首联“漠漠云容淡禁城,亭皋残雪见微行”,写景如绘,意境深远。云淡风轻,寒气袭人,禁城的轮廓隐约可见
这首诗的作者简栖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以豪放、激昂、奔放著称。这首诗是他的一首酬答之作,也是一首表达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的诗。 让我们来解读这首诗的每一句: 1. “寻常踏地能生忆,况是高楼一曲歌。” - 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一想起过去的事情,心中就会涌起强烈的回忆。更何况是在高处,歌声更加悠扬,更能让人感受到那种深深的怀念。 - 注释:寻常、忆:普通、回忆;况
崇效寺牡丹花盛开后所作 怅然地卧着,十天过去了春天又回来了,但庭院里却依然笼罩着阴霾。落花满台殿,更显得清幽深远。 被栏碧叶如相语,我辞世而去的青鸾,不再可寻。 物外精蓝谁舍宅,那些乱余恶竹又成林。 迷阳却曲饶忧患,那得端居长道心
注释: 鸭炉:一种熏香的器具,形状像鸭子。 明灯小阁意存存,老退情怀不复论。 明灯:明亮的灯光。 小阁:小巧的阁楼。 意存存:心里依然存在某种想法或愿望。 老退:年老体衰。 情怀:情感和志向。 不复论:不再谈论,不再提起。 为有盆梅香较好,经旬断却鸭炉熏。 为有:因为有。 盆梅:盆景梅花。 香较好:香味更好。 经旬:经过十来天。 断却:断绝、停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
【注释】 穜兰二首:即《咏兰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共四首,此为第二首。“二首”指本篇和另外两首合称《咏兰诗》。 非夸:不是夸耀。手足:手脚,比喻身体。 烈:勇猛,这里指有作为。 要自:只靠。 心灵温:指性情温和,心地善良。 闲阶:闲适的台阶。这里是说花盆安放得当的地方。 伺(sì)洗头盆:侍候、照顾好洗头盆。这里是说自己在闲适的台阶上,侍候着兰花生长。 【赏析】 这首诗以兰花自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