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碧吟
【注释】 几天:几天的雨。 沾:覆盖。 新泥:雨后新出的泥土。 深林:茂密的树林。 鹑(qún)鸟:野鸡。 野水:山中溪流。 石梁:用石块砌成的桥。 涨满:水位上升,填满了。 半江:一半的江。 萍影:浮在水面上的荷叶、莲蓬等植物的影子。绿东西:绿色的物体,暗指江中荷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小诗。诗人通过描绘雨后初晴的农村景色和野鸭戏水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喜爱。 一开篇
【注释】 1. 夹陇:山间或田畔。凉云:指夏日的凉风。刈麦天:收割麦子的时节。 2. 沙堤:河堤。凫母(fú mǔ):野鸭母亲,此处指野鸭。养儿眠:在河堤边喂养鸭子休息。 3. 田家女子:农家妇女。辛勤惯:习惯于辛劳。昼出锄禾夜纺绵:白天出去锄地晚上织布。 4. 豢鸭童归又饭牛:喂鸭的小孩儿回家了,同时要给牛准备饲料。 5. 菜花拗出短篱幽:菜花长在矮篱笆里,显得很幽静。 6. 数间老屋疏林外
【解析】 “珊瑚”一联是写梦蝶园的景色,诗人以景衬情,借物抒情。珊瑚、绿云都是用颜色描写景物,但珊瑚用的是明艳的颜色,绿云用的是暗绿的颜色,二者形成鲜明对比。“十里”“日日”是时间上的夸张,突出了花的繁盛。“春不老”,说明花开四季不断,生机勃勃,富有活力。这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永恒美好的赞美之情。“华严东港好乾坤”一句,既写景也写人。“好”是形容词,表示肯定;“乾坤”是名词,指天地
【注释】 台阳竹枝词:指台湾的民间情歌。黑齿:黑色牙齿,指女子。吹到门前荖叶香:指女子吹箫的声音。荖(wò):一种植物,叶子可做烟熏,也可做香料。两颊桃花红欲晕:指女子脸颊上的胭脂。风韵:指风情、气质。槟榔:一种热带水果。 【赏析】 “无嫌黑齿聊随俗”,是说女子没有嫌弃自己的黑齿而跟着世俗的习惯来打扮自己。这里的“黑齿”和“俗”都是口语化的表现,显得亲切自然。 “吹到门前荖叶香”
【解析】 题干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这是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及赏析的题目,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着诗句体会诗歌的语言风格。 (1) 宜晴宜雨好时光:意思是:晴日和雨天都是美好时光。好时光:好日子。 (2) 草粿糖浆制备忙:意思是:忙着用糯米、红糖等制作成草粿糖浆
注释: 台阳竹枝词:这是一首描写农家生活和田园风光的诗。 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的4月20日到22日之间。 携筐摘嫩芽:采摘新长出的嫩绿竹叶。 大棚顶畔是侬家:指在大棚顶上,也就是农家院落的一角。 一瓯茗试清泉好:用清泉水冲泡茶,品饮一杯清香的茶水。 郎有闲时来吃茶:如果你有时间,就来我家喝茶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生活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
注释:千家茅屋映朝晖,指的是成千上万的茅草屋在早晨阳光下显得格外美丽。二月人多著暖衣,指的是在二月的时候,人们穿着温暖的衣服。武馆街前锣鼓闹,指的是在武馆街前,锣鼓声震天响。冈山昨日进香归,指的是冈山昨天有人进香后返回。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热闹的画面。早晨,千家茅屋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美丽;而在此时,大多数人穿上了暖衣,准备迎接新的一天。在武馆街前,锣鼓声震天响起
榕阴叠叠竹萧萧,出水秧针绿意饶。 几簇人声喧渡口,半江夕照卖鱼苗。 注释: - 榕阴叠叠竹萧萧:榕树的阴影层层叠加,竹子随风摇曳,显得有些凄凉。 - 出水秧针绿意饶:秧苗从水中拔出来时,呈现出绿色的生机,充满了活力。 - 几簇人声喧渡口:有几簇人群在渡口喧哗,热闹非凡。 - 半江夕照卖鱼苗: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渔民们正在出售鱼苗。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夏日村居生活的诗歌。诗人通过对榕树、竹子
宜晴宜雨好时光,草粿糖浆制备忙。招得东邻诸姊妹,踏青齐拜五妃娘。
榕阴叠叠竹萧萧,出水秧针绿意饶。 几簇人声喧渡口,半江夕照卖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