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继芳
注释:宿雨初干,拄着拐杖去山中行走,想叫渔人到前溪去,可惜前溪的碧桃花落了无寻处,惆怅人间又是一日西。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春日山居的所见所感。开头两句,“宿雨初乾”,写山居的天气;“一杖藜”写山居的生活,点明诗人闲适自得的心情。中间两句,“欲呼渔艇访前溪”,“欲呼渔艇”,写出诗人渴望过上渔人悠闲生活的愿望;“访前溪”,写出诗人对前溪的向往之情。后两句,“碧桃花落无寻处”,“碧桃花落”
【注释】和颜长官百咏 其七 空门:这首诗是颜真卿的《结草庐》。 万仞头:山巅。 王侯:指权贵。 许由:传说中尧帝让位给虞舜时,许由隐居山林不仕。 【赏析】这首诗是颜真卿对僧人的赞美,他以“万仞头”比喻僧人的道行之高,与世俗权贵的“人间蚁穴”相比,更显僧者之高洁;而诗人借“许由”之名,赞颂了僧人的隐逸高风。全诗语言朴素、平实无华,但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佛教出家修道、隐逸高远生活的向往
和颜长官百咏 其九 负薪 扪萝缘壁到山头,俯羡鸿飞尽自由。 风雨萧萧黄叶滑,未行十步两三休。 注释: 1. 扪萝缘壁:攀爬着藤蔓沿着墙壁而上。 2. 负薪:背柴回家。 3. 黄叶滑:指秋风吹动树叶发出的沙沙声。 4. 未行十步:还没有走多远。 5. 两三休:形容走得慢,停下来休息了几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季登山背柴的艰辛情景,体现了诗人与自然、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注释: 闭口:沉默不语。 桐鱼勿复论:不谈论关于桐木鱼的事,表示对此事不再议论。 数间:几间。 老屋:旧屋。 枕云根:靠在山脚下。 晓钟三板:早晨的寺庙钟声。 分付:嘱咐。 猕猴:猕,一种动物;猕猴,指猴子。 赏析: 这首诗是和颜长官对空门百咏的第一首。它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空门景象。 诗人以“闭口”开头,表达了对空门不再谈论的态度,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接着
【注释】 四祖:指禅宗四祖弘忍。门庭:指寺庙。 牛头只是旧牛头:意指弘忍的弟子们,尽管弘忍已逝,他们的传承并未中断。 如何一旦风光别:意思是说,弘忍已经去世,但弟子们仍继续传承佛法。 花落花开百鸟愁:比喻世事无常,万物都有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禅宗对佛教教义的理解。诗中的“四祖门庭寂寞秋”,描绘了禅宗大师弘忍的禅院在秋天显得更加冷清。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弘忍的传承已经中断
注释: 四卷楞伽几上安,而今老去懒能看。 楞伽是佛教经典之一,这里指的是《楞伽经》。“四卷”指的是《楞伽经》的四个部分。“几上安”指放在桌子上。“而今老去”意为现在已经老了。“懒能看”意为懒得去看。 庭前桂树花开未,分别西风信鼻端。 庭前桂树花开未,指院子里的桂花还没有开花。“分别西风信鼻端”意为要分辨出西风的方向,得靠鼻子闻。这里的“信”是“辨别、辨认”的意思。 赏析:
负薪 薪樗塞破野人居,此是糇粮卒岁储。 客里黄金燃桂尽,厨无烟火欲何如。 注解: - 薪樗(cī cū):柴草和树桩。 - 塞破:堵塞破损。 - 餧粮:食物。 - 卒岁:一年。 - 炊烟:烹饪时产生的烟雾。 - 金尽:黄金消耗尽。 - 厨无烟火:家中没有烹饪的烟火。 译文: 在荒野中,被树枝和树桩堵得严严实实的小路旁,一个老农正在辛勤地砍柴。他辛苦劳作,只为了储备足够的粮食来度过这个季节
诗句: 扪萝缘壁到山头,俯羡鸿飞尽自由。 译文: 手攀着树枝,一步步沿着墙壁往上爬,最终到达了山顶,俯瞰着下方的景色,不禁心生羡慕,羡慕那些鸟儿能够自由地飞翔在空中。 赏析: 此诗是宋代朱继芳的《和颜长官百咏·负薪》第十首。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登山的过程和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仰之情。诗人以爬山为背景,通过对山头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壮观。诗人在攀登过程中
注释:人们如同生活在四面围困的樊笼里,抚掌山家四壁空荡。不知道今年是否还能完全得到,但不会有雀鼠进入山林。 赏析:本诗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和自然风光的五言律诗。首句描绘了诗人身处樊笼中的无奈,表达了他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次句则是对山中环境的写照,山家的四壁空荡,给人一种孤独、寂静的感觉。第三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今年能否彻底摆脱世俗生活的疑惑和忧虑。最后一句则是对山林的赞美,认为山林是自由自在的地方
【注释】 ①负薪:砍柴。 ②惆怅:伤感、惋惜。尽年:尽其天年,即尽其一生。 ③近市山山皆有主:靠近城市的地方,山上的树木都有主人了。 ④远山高峭步难前:远处的山高峻险恶,难以攀爬。 【赏析】 《和颜长官百咏》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成都做官期间所作,共一百首七言绝句。《和颜长官百咏》中的第七首《负薪》是其中的一部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自己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之情。 “腰镰上到白云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