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胜已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默写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
诗句原文: 花满树。 两个黄鹂相语。 恰似碧城双玉女。 对歌还对舞。 可惜娟娟楚楚。 同伴彩云归去。 居士心如泥上絮。 那能无恨处。 译文: 春天的景色十分宜人,满树都是盛开的花朵。两只黄鹂鸟儿在树枝间相互交谈,它们好像一对美丽的女子,正在对唱和跳舞。这真是一种美妙的景象! 赏析: 吕胜己的《谒金门·其一闻莺声作》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黄鹂鸟的欢声和优美的舞姿
【注释】 1.谒金门: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2.嗟久客:叹自己久居他乡作客。 3.又:又见、再度。见他乡寒食:寒食节在清明前一两天或一个月,即清明节的前夕。寒食节禁火寒食,故又称“冷食节”、“百五节”等,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寒食节有荡秋千、蹴鞠、斗鸡、拔河、植树、祭祖、扫墓等风俗。 4.断桥:相传为白娘子与许仙相遇之地。 5.孤村:指偏僻荒凉的小村落。 6
【注释】 1.谒金门:词牌名。又名“秋蕊香”、“凤箫声”。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2.敛步:收住步子,放慢脚步。 3.罗袖:指女子的袖子。 4.宝扇:扇子的美称。 5.软香:指扇上的香料。 6.素手:洁白的手。 7、小立偎人:靠在别人的身旁。小立,指站着;偎人,靠人取暖。 8.一寸娇波:指眼角的泪光。娇波,形容眉目如画,妩媚动人。 9、心事:指内心的忧愁。 10.眉已皱,心事未言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又名《秋千索》、《醉蓬莱》。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韵。 其二:第二首的意思。 又:再一次、又一次。 那更:哪能。 雨摧风挫:风雨摧残。 竹梢烟雾锁:烟云缭绕着竹林的树梢。 舞蝶游蜂迷道左:蝴蝶与蜜蜂在路旁飞舞迷乱了路。 【赏析】 此词上阕以写景为主,下阕以抒情见长。 “春又过,那更雨摧风挫。”起句直入题意,点明时令已到暮春。春末夏初,天气渐暖渐热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本词为唐五代时教坊曲的入声韵,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均五句三平韵。其首、尾各二句为七言句,中三句为五言句。因词中多叠字,又称“叠金词”。 天气暖。开了荼(tú)一半。红日迟迟风拂面。阶前花影乱 天气渐渐变暖,荼蘼(mǐ)的花开了一半,太阳迟迟不落,微风拂过脸颊。台阶前的花儿随风摇曳,花影杂乱无章。 俊雅风流不见。定被莺(yīng)花留恋 虽然英俊潇洒的风度不复存在
注释: 长相思,是古代诗歌中一种抒情方式的名称。“效南唐体”指的是模仿唐代诗人的作品的风格。 展颦蛾:展开眉毛的蛾眉形状。 抹流波:指梳流云般的头发。 并插玲珑碧玉梭:把玉制的梭子插在两边的发髻里。 松分两髻螺:指将两个髻分别插在松树的两侧。 晓霜和:早晨的霜气柔和如水。 冻轻呵:轻轻按摩着冻僵的手。 阳春白雪歌:指《阳春白雪》,是一首古琴曲。 偎人春意多:靠近人身边春天的气息更多。 赏析:
【赏析】 “名花无影迹,寒气日凄凉。”这是全诗的起笔。诗人把梅花比作天上的仙子,以梅花的高洁、清香来比喻天上仙女的美貌和气质。“人间千万树,歇芬芳”句,诗人进一步将梅花与仙女联系起来:“人间千万树”,是说在人间有千万棵梅树;“歇芬芳”是说这些梅花已失去了往日的馥郁芬芳,变得枯黄凋零了。 “紫微宫女,仙驭降霓裳。”这是对梅花的进一步描绘,也是全诗的第二层次。紫微宫是皇帝所在之地,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注释】 1. 灵心暗属:指花木有灵,它们暗暗地归属于谁。 2. 髻垒黄金粟:形容桂花的枝干密布着金黄色如粟粒般的小枝。 3. 寂静虚堂情不足:在寂静的空荡的厅堂里,感情表达得还不够充分。 4. 微步徘徊山麓:轻轻地走动,在山脚下徘徊。 5. 蕊珠宫里新妆:花蕊像珍珠一样璀璨夺目,好像在华丽的宫中梳妆打扮。 6. 生香全似瑶芳:散发出的香味与瑶池的芳香相媲美。 7. 应为莺花留恋
注释: 清平乐·其一: 红尘久住。仙驭凌波去。本似行云无定处。那更腊残风雨。 瑶芳片片轻飞,但留青子栾枝。孤负岁寒幽意,如今却与春宜。 赏析: 《清平乐·其一》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首二句写仙人驾着祥云飞向远方;三、四两句写仙人在腊残风雨中离去,留下飘落的花瓣和青果,暗寓自己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担忧;五、六句写自己辜负了岁寒的高尚情操,现在只能随着春天的到来而生活;结尾两句则以反问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