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久客。又见他乡寒食。流水断桥春寂寂。孤村烟火息。
白去红飞无迹。千树总成新碧。醉里伤春愁似织。东风欺酒力。
【注释】
1.谒金门: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2.嗟久客:叹自己久居他乡作客。
3.又:又见、再度。见他乡寒食:寒食节在清明前一两天或一个月,即清明节的前夕。寒食节禁火寒食,故又称“冷食节”、“百五节”等,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寒食节有荡秋千、蹴鞠、斗鸡、拔河、植树、祭祖、扫墓等风俗。
4.断桥:相传为白娘子与许仙相遇之地。
5.孤村:指偏僻荒凉的小村落。
6.烟火息:炊烟已尽,村庄空寂。
7.去:指春花谢落。
8.白去红飞无迹:形容春花谢落得很快。
9.成:形成。
10.新碧:青翠欲滴。
11.醉里:喝醉之后。
12.东风欺酒力:春风拂着酒力。
【赏析】
《谒金门》词牌名。又名“金缕衣”“凤箫吟”“忆仙姿”,双调,四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本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调。此调上片下片各五句,前后片之间有两仄韵,前后段间有两平韵,押韵较灵活自由。
全词以“伤春”为线索,抒写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起笔“嗟久客,又见他乡寒食”,感叹自己在外漂泊多年,再次见到家乡的寒食节,倍感凄凉;接着描绘出一幅断桥流水,孤村炊烟袅袅的景象。“孤村烟灭”一句,写寒食节时家家户户燃放爆竹驱除瘟疫之鬼,但此时村庄却空寂无声,一片死气沉沉;而在这寂静中,作者更感到孤独和悲哀。“白去红飞无迹,千树总成新碧”两句,则将春天的生机盎然与诗人的孤寂心情相对照,更加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失落感。最后一句“醉里伤春愁似织”,则将诗人因思乡而产生的无尽忧愁比作细丝般缠绕心头,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