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辽
【注释】 1. 悯(mǐn)悯:哀怜,怜悯。同巢幕燕:比喻与自己有相似遭遇的人。 2. 翩翩:形容燕子飞行轻快的样子。 3. 湘山潇水:指潇、湘两地的山水,泛指湖南一带的山川。无度:无边无际,没有边际。 4. 更泊孤舟夜雨中:更加是独自在夜里停泊在孤舟之中。 【译文】 你久已同那些和我有同样境遇的人一样栖身在官署的幕帐之中,如今又像北归的鸿雁那样飞向南方去。 那连绵不断的湘山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诵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大意,掌握答题方法。本题的考点是“炼字”。所谓炼字,就是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选用最恰当的字来表情达意。此诗的第二句写诗人孤蓬随风,冲破雨幕,飞出湘西,来到溪边,欲在崖间暂栖。第三句写诗人看到天边的月亮有如有意,特意来与诗人相伴。第四句写诗人与月亮结伴同行
【注释】 散郎亭:在法华寺上,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秦淮区上元县治东北(今夫子庙地区)。 苍崖:青色的崖石。 欢戚:欢乐与悲伤。 时事:世事,时代。 古人名:指历史上著名的人物或他们的事迹。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之作,借咏法华寺上散郎亭,抒发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世道沧桑的沉思。 首句“法华寺上散郎亭”,点明题旨。法华寺,位于金陵城西灵谷寺旁,南朝梁武帝时建
在赏析《太平上方》时,我们可以从诗句的字面意义出发,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情感内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诗意解读: - 第一句“山上白云淡无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景象。这里的“山上白云”不仅指自然景观,也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和心境。 - “不如山前利与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追求的反思或超脱。在这里,“利与名”代表了世间的种种诱惑和功名利禄
注释: 1. 朱赵二使者:指朱、赵两位使者。 2. 示问:出示或提出问题询问。 3. 古木鶸鶸山径斜:古老的树木,弯曲曲折的山路。鶸鶸,音yì,形容树高大而枝叶繁茂的样子。 4. 出山窊:走出山坞。 5. 羁禽野兽:被关在笼子里的鸟兽。 6. 颜阖家:即颜回的家,颜回是孔子的学生之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平生 平生爱闲今幸闲,投老爱山今住山。 不复区区同眩事,正当渺渺出人间。注释:我平生就喜欢清静,现在有幸过上了这种生活;年老以后喜爱山林,现在终于住在了山中。我不再像过去那样追逐名利,追求世俗的繁华;我现在只是安于自然的生活,过着平淡无奇的日子。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山林时的写照。诗人一生崇尚清静淡泊的生活,他曾经说“平生爱闲”,表达了他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向往。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
【注释】 答:回复,对诗的回应。 林夫:人名,此处指诗人友人林夫。 五颂:指作者为林夫写的五种诗歌。元韵:原韵,指这首诗所押的韵。 【译文】 世间万事的明暗全在一个毫端之间,为何忙时不肯闲呢? 水盛草深牛不移动,才知道缘分业力有多般。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世”字,用一个极小的单位来代表整个宇宙。“一毫端”,即毫毛的尖端,形容微小之极。这里说世间万事都在毫毛尖端上发生作用
【注释】 浯台:即石鼓山,在长沙西面。石鼓山上有石鼓文,是古代刻有铭辞的石碑,为名胜古迹。 留:驻足、停驻。 陂陁(bēi tuó):水边的土山或土堆。这里指江边的小洲,可以系舟。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到长沙游览时的情景。 首句写诗人对潇湘景色的向往之情。“每爱潇湘西北流”,说每次来到此地都喜爱潇湘之水的蜿蜒西北流去。潇湘即今湖南省一带的河湖水。诗人对潇湘的美景如此喜爱
释义: 我的命运如同飘摇的云朵,无法在人世间找到归宿。 我能言善辩地理解生死,只有东坡王道人能理解我。 译文: 我的生活就像飘摇的云朵,无法再回到尘世之中。 我能言善辩地理解生死,只有王道人才能明白我的意思。 注释: 1. 身世飘摇如断云:我的一生像飘零的云一样,没有固定的归宿。 2. 此生不复世间尘:我已经失去了对尘世的执着和追求,无法再为世俗所束缚。 3. 能言得丧归诸命:我能言善辩
阿弥陀佛一炉香,欲道知时已是狂。 若得医师除我病,何烦筋力更求方。 注释: 1. 阿弥陀佛:佛教用语,指阿弥陀佛的名号或形象。 2. 一炉香:形容佛前的香烟缭绕,香气四溢。 3. 欲道:想要表达的意思。 4. 知时:了解时间。 5. 已:已经,表示一种程度。 6. 狂:过度,过激。 7. 若得:假如能够。 8. 医师:医生,这里指治疗疾病的人。 9. 除我病:帮我消除疾病。 10. 何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