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辽
【注释】 ①水车:一种灌溉机械,用轮轴和水桶等构成。②黄叶渡头:指渡口旁的黄色树叶。③机事:这里指农业上的生产技术。④抱瓮:指抱着陶罐饮水。⑤忘情:忘却世事。⑥田家:农民的住处。这句诗的意思是:江边的农田里传来了水车的轰鸣声,这在农忙时节是很平常的事,可诗人却说:“谁说田间有收获,不如抱瓮而饮水,忘却世间烦忧。”⑦自得:自己感到快乐、满足。⑧无何:不久的意思。 【赏析】
《春日二绝》: 壁下茶铛久不黔,更无白眼与人嫌。 春来老困还多睡,时有狂风入破帘。 赏析: 第一句: 壁下茶铛久不黔,更无白眼与人嫌。 - 解析:“茶铛”指的是用来烧水的炉灶,“久不黔”形容其长时间未被使用而显得灰尘覆盖。 - 背景:此句反映了诗人对日常琐事的琐碎感怀和生活的平淡。通过“白眼与人嫌”,诗人表达了一种孤独感,暗示了与世隔绝的状态。 - 情感
【注释】 九龙洞:指四川峨眉山的九个洞穴,其中最大的是万年寺。 石乳:一种钟乳石,形如乳白色液体。刀圭:古代的一种玉器,形状像圭。方:指玉圭。 叹息此生来已晚:指感叹自己生不逢时。 更将残命笑嵇康:意言我虽然身患重病,但仍然要活出一番作为,不要像嵇康那样悲观厌世。嵇康(224-305):三国魏文学家、音乐家。《晋书·嵇康传》:“康早孤,喜音乐,善弹琴咏诗,纵情高歌。尝锻羽于洛阳市朝歌观侧
``` 谁道渊明不善饮,亦知太白爱题诗。 浪醉浪吟成底事,不如高卧过当时。 注释:谁认为陶渊明不会饮酒呢?其实,他也喜欢写诗。他只是在醉酒后吟诗,这有什么意义呢?不如选择安静地休息和生活,让时间悄然过去。 赏析:这首诗是沈辽对陶渊明的赞美。他认为陶渊明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善于饮酒的人,能在醉酒中写出美丽的诗句。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沉溺于酒中
注释: 西津:指诗人曾经游览过的山间小溪。 山后山前到已频,更寻残雪过西津。 山后山前,经过的地方已经很多了,再寻找一次,在西津(地名)寻找那残雪覆盖的溪水。 愚溪愁客今何在,应有猿猱解笑人。 愚溪(地名),诗人曾经游览过的,如今愁苦的人在哪里?应该有猿猴和猴子能嘲笑人。 赏析: 《西津》是一首咏怀诗。诗中通过描绘山中景色,表达自己对故地、旧友的思念之情。 首句“山后山前到已频”
翻译: 愚溪的水面上有许多圆润的石头,水边长着竹子和树木就像山壁一样。 你隐居在这里长达十二年,至今还让人常常叹息。 注释: 1. 愚溪:位于湖南邵阳市,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小河,因水质清澈、环境幽静而著名。 2. 水中多圆石:指河水清澈,可以看到许多圆润的石头。 3. 水边竹树山如壁:指河边的竹子和树木高大挺拔,宛如墙壁般坚固。 4. 夫子:对古代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5. 幽栖:隐居,远离尘世喧嚣
【注释】 行:行走。舍:停止,这里指休息。壶浆:盛酒的器皿,泛指酒食。 【赏析】 这是描写农事活动的诗。全诗共四句,前两联描绘出春日里农民在田间劳动的景象,后两句则写农民劳累后的休息情景。 首句“轻烟微雨满金塘”,点明天气晴朗。“轻烟”与上句的“微雨”相呼应,都写出了春天的特点,是一幅清新优美的画面。而“满金塘”则表明天气十分晴朗,阳光普照大地,使得整个池塘都被金光所笼罩,显得格外辉煌灿烂
注释: 读书:指读书,学习。 愔愔:形容心情烦闷、抑郁的样子。 百不如:一百个不如。 不应投老更看书:我不该在晚年还去读书。 古今得丧今方辨:古今的得失现在才分清。 且向斜阳弄蠹鱼:暂且向夕阳下翻书虫。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读书人的苦闷与无奈之情的小诗。诗人用“病骨”“投老”和“蠹鱼”三组词语,形象地描绘了读书人因年事已高而感到身体衰老、精神萎靡不振以及因年岁已高而对读书产生了厌倦情绪的矛盾心理
注释: 青嶂叠叠,高耸入云的山峰在西南方向延伸。 上下寺庙的修建,耗费了无数劳力和财力,已经筋疲力尽。 我要与鲁山共同畅饮美酒,但车马迟迟不来,心中惆怅不已。 赏析: 诗的前两句是写景,诗人通过“青嶂”二字勾勒出一幅苍翠欲滴、连绵起伏的画面,给人以雄伟壮观的感觉。而“西南驰”则进一步描绘出了青嶂的气势如虹,仿佛直冲云霄。接着,诗人又以“佛宫”来衬托青嶂的壮丽,让人感受到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氛围。然而
【注释】 师:老师,这里指诗人自己。意:心意、愿望。出人间:离开人世。也未闲:还没有闲暇的意思。带雨归北岭:带着雨意回到北面的山岭上。归:返回。过:经过。南山:南边的山。 【赏析】 此为送别之作。诗中表现了对老师的深情厚意和依依不舍之情。 首联“老师有意出人间,便学垂云也未闲”,意思是说:老师有离开尘世到天上的愿望,就像学习垂云那样自由自在。这两句是说:老师想要脱离世俗而达到超脱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