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瓘
【注释】 ①大士:指佛教的菩萨。 ②家山:作者家乡,在今湖南长沙一带。 华严经:佛教经典,是唐代玄奘从印度带回的。 ③岭:山峰。 【译文】 菩萨游玩归来,家中风月依旧清幽, 杖头挑着多少闲田地,挑上华严经入岭来。 【赏析】 此诗首句写菩萨回山,次句写家山风月,三句写杖头挑经,四句写入山。 “大士游方兴尽回”,菩萨在外地游玩了一天之后,兴致未尽地回到了家乡。这一句中,“游方”指外出游历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好友文饶的一首和诗,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海邦渺渺知何在,风入高帆顷刻过。 “海邦渺渺知何在”意思是说,在茫茫的大海之中,我们身在何处?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的迷茫和不确定感。 “风入高帆顷刻过”意思是说,随着风的吹拂,我们的船只瞬间就过去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何似一樽湖上酒,月明安稳照寒波。 “何似一樽湖上酒”意思是说
注释: 文书难以书写,伏羲的书却是字外成篇。 赐也能分辨是非,一瓢居士只是愚蠢。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感叹自己的才学和智慧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来体现。他通过对比伏羲的书法和自己的书法,以及自己在对待问题时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他认为,真正的智慧不是用言语可以表达出来的,而是一种内在的、非文字化的思维方式。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即面对问题时要有一种超然的心态
注释: 和刘太守十洲诗雪汀:这是一首和诗,作者在回应刘太守的诗歌。十洲:指仙境,这里指刘太守的诗中所描述的美丽世界。 谁把平毡水上开:是谁把平铺的毡子放在水面上?这里的“毡”指的是一种用于铺地的布料。 坐看飞絮扑琼台:坐着看着飞絮飘落。飞絮:飘落的柳絮。 酒豪耳热笙歌沸:酒量豪壮的人耳朵发热,笙歌热闹沸腾。 应怪幽人此地来:应该感到奇怪,为什么一个幽静的诗人会来到这里。 赏析: 这是一首和诗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光景不留人易老:光阴如流水,无情地流逝,使人迅速变老。 - 恨无羽翼出尘埃:渴望有翅膀飞离尘世,超脱现实。 - 世间那有飞升药:世间没有神奇的药物可以让人直接升至仙界。 - 且傍汀洲采菊来:不如暂且靠近江边的小洲,采摘菊花以自娱。 下面是该诗的译文: 时光不等人,让人迅速变老,遗憾自己没有羽翼飞离尘世。世间哪有能让人直接升至仙界的神奇药物
注释: 月明:月光明亮。偏照:一边照。海边洲:指海岛或海滨。绿水:清澈的水流。回环:环绕。素秋:秋天的景色。斗转参横:北斗七星的位置,斗柄指向东北,参宿(即心宿)指向东南。群动息:各种生物都静止不动了。桂花:这里比喻月亮。零落:凋谢、飘落。遣谁收:让谁来收拾这些凋谢的花朵?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中秋夜景的诗,通过描写海上的岛屿和岸边的景物,表现了中秋之夜的宁静与美丽。首句“月明偏照海边洲”
【注释】 和江民表韵:即《和江民表》韵。和,应和,呼应;表,指诗歌的韵律。韵:这里指的是诗的韵律。江民表:指作者的朋友,可能是一位姓江的人。 传老东山水上浮:意思是说水波在山间流动。传(chuán):流传、传扬、传述,这里指水流。 玄沙六月雪重裘:意思是说夏天六月的河水像冬天一样寒冷,穿着厚重的衣物也感觉不到温暖。玄沙:一种颜色深黑如漆的沙子。 旧来消息 今何在:意思是说过去的消息现在到哪里去了
绿色映波千古恨, 至今南浦两依依。 我今又出江东去, 多少行人宦未归。 注释: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映照着绿色的影子,这景色让人不禁想起过去的无尽遗憾和相思,至今依然如此,令人依依不舍。现在又要离开江东,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和仕途未定的焦虑,不知何时才能归来。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引发的情感联想,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命运的忧虑。诗人以“绿色映波”开篇
自合浦还清湘寄虚中弟三年已绝生还望,一日天恩到海涯。 路过清湘犹间阔,当时何不住长沙。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一句: - 原文:三年已绝生还望,一日天恩到海涯。 - 注释:三年,指诗人在合浦(今广西合浦县)生活的时间已满三载。绝,意为断绝或结束。生还望,意味着对回归故乡的渴望和期盼。天恩,上天给予的恩泽或怜悯。到海涯,表示从海边的合浦被赦免并放归故里。 - 译文:已经结束了在合浦的生活三年
【注释】: 刘太守,即刘禹锡。“十洲诗竹屿”是刘禹锡的《竹枝词》中的句子:“巴人能尽九歌辞,采摘枫香当酒巵。巴水无人烟几树,和今刘阮两郎君。” 霜姿迥出红尘外,只有鹓雏傍水来。 霜色清冷,竹子的颜色也显得格外清新,它们远远地脱离尘世。只有那些像鸳鸯一样的小鸟在水边飞翔。 别岸若寻栖隐处,轩窗须为此君开。 在另外的岸边寻找隐居的地方,一定要为这位高洁的君子打开一扇窗子。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