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景衡
望湖楼示世厚 宋代许景衡诗歌赏析 《望湖楼示世厚》是宋代诗人许景衡的作品,通过描绘望湖楼所见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1. 诗歌原文: 楼头满眼是湖山,瑟瑟清风燕坐间。 三伏长涂走尘土,他年记取此时閒。 2. 诗句翻译: - 楼头满眼是湖山:“楼头”象征着高处,而“湖山”则指代远处的自然景观
九月都门风薄衣 夜砧声里雁南飞 野人不识长安乐 且趁鲈鱼一棹归 注释: 霜风猎猎动旌旄(jīng máo)——形容寒风吹动旗杆,象征着秋天的寒冷气息。 月落天低锦帐高(jiǎn zhàng)——形容夜晚,月亮落下时,天空显得非常低,而华丽的帐幕显得非常高峻。 旋放洮河三尺水——迅速放出洮河的水。 洗磨十万血腥刀——清洗并磨砺了无数锋利的武器和刀剑,暗示战争的残酷和牺牲。 朝米暮盐何日休(yóu
王义夫召饭鳌山亭诗 海上闻三岛,人间占几州。 孤城临鸟道,雄构压鳌头。 缥缈层轩外,萦纡一径幽。 鸣琴常有暇,飞盖许同游。 平野连天阔,洪河绕塞流。 清风驱酷暑,畏日得新秋。 麦破银丝净,茶烹玉蕊浮。 官联惭蹇浅,恩纪独绸缪。 牢落登高赋,驱驰为食谋。 从公时晤语,不复叹淹留。 译文: 在海上就能听到三座小岛上的风声,人间占据了几个州? 一座孤城伫立在鸟儿飞翔的路径上
寸碧亭 杖履寻常行乐处,不论小径与幽亭。 谁知苍莽千峰外,尚有仙山一点青。 注释: 丈量、测量。 比喻、指代。 不知多少,形容很多。 形容山峰高大,连绵不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寸碧亭这个寻常的行乐之地所感受到的壮阔景色。首句“杖履寻常行乐处”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熟悉和喜爱之情。他走在小径上,欣赏着周围的美景,忘却了时间的流逝。 第二句“不论小径与幽亭”则进一步拓展了这种感受
【注释】 墨梅花:指以水墨点染的梅花。 柔条乱蕊:梅花枝条上,花蕊凌乱不齐。 寒:冷,指梅枝上的梅花很冷。 多少冰姿在笔端:梅花的清丽姿态,在诗人笔下。 迥出:远远地高出。 暗香疏影外:指梅花的香气和影子远远地飘散开去。 诗人莫作一般看:诗人不要只看到梅花的美丽而忽略了它所蕴含的品格。 【赏析】 《墨梅》是一首咏墨梅的七言绝句,作者为明代画家、书法家王冕。全诗通过赞美墨梅不求人夸
茂陵:即汉文帝刘恒的陵墓。在今陕西省兴平县西北,俗称梁山。雪片:像雪一样的梅花。方好:正合适。乱点铅华:指梅花的枝干疏落,不似牡丹那样繁花盛开,而是如铅粉般洁白淡雅。不宜:不相宜。写尽:形容描绘得十分详尽。向南枝:指梅花枝头开满了向南的花朵。 注释:我赞美先兄旧时的《梅花图》,现在看到张先生的画,触景生情,不禁感慨万千,就写下这首次韵诗。 赏析:《梅花》是一首咏物词,以梅花为题
墨梅花三绝 园林飒飒正飞沙,欻见东风第一花。 画里有诗还会么,分明竹外一枝斜。 【注释】 1. 飒飒:形容风声、树叶声等的清厉之声。 2. 欻(xū):突然。 3. 东风第一花:指梅花。 4. 画里诗:指画中有诗,这里指画上的梅花。 5. 竹外一枝斜:用杜甫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中“门”字来比画中的梅花,意即在竹枝之外另有一枝梅花,别具神韵。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
寄卢中甫四首 朝米暮盐何日休,尘埃满面霜满头。 草堂竹阁压秋水,几时和月弄扁舟。 注释: 朝米暮盐:形容生活简朴,早晚只吃稀饭,中午吃干饭。何日休:何时能停下忙碌的生活。尘埃满面:形容脸上沾满了灰尘。霜满头:头上满是霜雪。 译文: 早晨煮粥晚上吃饭,何时才能停下来休息?我的脸上沾满了灰尘,头发上都是霜。 草堂竹阁倒映在秋水之中,何时能乘着月光划着小船游玩? 赏析:
【注释】 墨:指墨梅。梅花三绝,唐人王冕《墨梅》诗有“水仙冻玉骨,梅蕊紫檀心”,后人仿效为“墨梅三绝”诗,以赞颂梅花不畏严寒傲雪的品格。 连槽:磨墨的槽。冰茧:形容梅花枝干上挂满了晶莹的冰珠似的雪花。翳(yì):遮蔽。造物:指自然界的造化。生成处:生长的地方。也似:也像……一样。毫端拂淡时:笔触轻扫,淡墨点染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赞美了梅花在严寒中不惧霜雪、坚强不屈的品格
霜风猎猎动旌旄,月落天低锦帐高。 旋放洮河三尺水,洗磨十万血腥刀。 此诗是宋代诗人许景衡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 霜风猎猎动旌旄:“霜风”指的是寒冷的风,“猎猎”是风吹的声音,“旌旄”是指古代军队中的旗帜,这里借指军旗。整个诗句表达了夜晚寒冷的风中,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的景象。 - 月落天低锦帐高:“月落”指月亮落下,“天低”形容天空显得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