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清之
虹出 彩虹从天边出现, 轻红浅翠涂抹弓腰。 高映斜阳跨越碧霄。 半似一条琼玉带, 合成五色水晶桥。 译文: 彩虹在天空中缓缓升起,它的色彩如同轻柔的红色和翠绿色的丝绸,仿佛是大自然的手轻轻抚摸着它,使其显得如此美丽。彩虹高悬于天际,与斜阳交相辉映,仿佛是一道跨过天空的彩虹桥。它的颜色像一条晶莹剔透的玉带,又像是一座五色的水晶桥,让人不禁赞叹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赏析:
注释:在沌口走完了三程路,蝉鸣声如同阳关曲调的第四声。等到傍晚时分,蝉停歇的地方,无端的促织虫却替它鸣叫。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作者行经沌口时所听到的蝉声和促织虫鸣。第一句“人行沌口三程路”,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沌口的路上。第二句“蝉作阳关第四声”,描述了蝉的叫声如同《阳关》曲调中的第四声。第三句“待到日夕蝉歇处”,暗示了诗人期待在黄昏时分能够找到蝉鸣声停止的地方。最后一句“无端促织替渠鸣”
【注释】 硫黄:一种矿物,有刺激性气味。 退之:指韩愈。《新唐书·卷一四八·李藩传》:“(李)藩为宰相,每进见,退之独后至。藩曰:‘公晚节如此,当以道自守。’藩退,退之入谢,藩曰:‘吾知子疾风厉俗,然病子以为不可。’” 伯仁:即刘琨,字伯仁,晋朝人。曾为石勒所俘,被任为中领军,但因不肯投降而被杀。 金印:指官印,也指封官。 十日峭寒春作秋:形容天气极冷,好像春天到了秋天一样。 【赏析】
斜照染成金色界,嫩霞蘸出水红天。 个中买得皆真境,不遣诗人费一钱。 注释:夕阳的余晖映照出一片金色的世界,朝霞仿佛蘸着红色涂抹着天空。在这幅美丽的画卷中,我找到了真正的自然美景。诗人不需要花费一分钱就能欣赏这美景。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晚景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夕阳、晚霞、水面等自然元素描绘得栩栩如生,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
【注释】 观史有感:观,看;史,历史。观史,就是读历史。有感,是读了历史后所产生感想,即感慨的意思。身危侯国计,家令身:指东汉时期的名臣、光武帝的舅舅、大将军窦融。家令,官名,即长史。危,危险。侯国计,指为封国谋划。洛阳谗摈涕流书,洛阳,指洛阳城,在今河南洛阳市。谗,谗言。摈,排斥,诽谤。流书,流放。 都门祖帐何功德,都门,京城的城门。祖帐,祭祖先的帐幕。都门祖帐,指皇帝为窦融设宴饯行的盛况
诗句原文: 道眼如如了色空,维摩方病散花中。 杜陵有酒勤相觅,留俟清斋出梵宫。 注释解释: - 道眼如如了色空:描述了一种超然物外、洞察一切的境界。 - 维摩方病散花中:指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清醒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 杜陵有酒勤相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之间深厚情谊的珍视。 - 留俟清斋出梵宫: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层面更高境界的愿望。 赏析: 《谢送桂花》是宋代诗人郑清之的作品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凤栖方丈,矮伯老于周柱史,瘦梅青似楚离骚。 注释: 1. 凤栖方丈:凤凰栖息在方丈之山,形容景色优美。 2. 矮伯老于周柱史:矮伯(指杜甫),老于周柱史(指杜牧)。杜甫曾称杜牧为“小杜”或“矮杜”,此处暗指杜牧。 3. 瘦梅青似楚离骚:瘦梅如《楚辞》中的离骚一般清秀。 4. 推窗欲觅登山路:推开窗户想要寻找登山的道路。 5. 无数青苔落鹳毛
【注释】 赐第登楼其二:指诗人被贬为黄州刺史,在黄州任上登楼眺望的诗作。赐第:皇帝赐予宅第。登楼:登上高楼。其二:第二首。 桃李漫山不是春:桃花、李花遍布山野,春天已经过去。不是:不是春天的景象。 纷纷蜂蝶趁游人:蜜蜂、蝴蝶在花中飞舞,好像在招呼游客。蜂蝶:蜜蜂和蝴蝶。 梅花已带春归了,分付垂杨浥露尘:柳树的枝叶沾满露珠,好像告诉人们春天过去了。 【赏析】 此诗写于作者贬谪黄州期间。诗人登高望远
【注释】 金阙:指皇宫,金门。真黄:纯黄色,这里指桂花的颜色。靓(jǐng)妆:浓装艳抹的妆容。仙葩:美花,这里指桂花。何事:为什么。要人甚:需要人干什么。窖取:把香埋藏起来。旃(zhān)林:檀树林。百斛(hú):一斛为十斗。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赞美桂花的同时,又借桂花喻人,表达了对人间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首句“金阙真黄入靓妆”意思是说,桂花颜色像金色的宫阙一样纯正而明亮
我亦逢场因作戏,要令竿木自随身。 老僧不学面壁观,山偈随缘举似人。 注释:我也不过是逢场作戏,要让自己像一根竹子一样随时都能被拔出来使用。 老和尚不学习面壁观照,而是随意拈出山间的偈语,像是在向人请教或展示。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一种超脱和淡然态度。他并不拘泥于形式,而是随遇而安,将生活过得如同一根随时都能被拔出使用的竹竿。同时,他也不受传统束缚,不追求禅宗的禅定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