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清之
下面是这首诗《观王导传作》的逐句释义及其翻译: ``` 江东老子惠之和,九锡牛车愠蔡婆。 江南地区有一位名叫惠之的人,他得到皇帝赐给的九锡和牛车,而蔡婆则因为愤怒而离开了他。 不杀伯仁君信否,澹然推分意如何? 如果连不杀害伯仁这样的君子都会有疑问,那么君主的信任就值得怀疑了吗? 他是否能够淡然对待这件事,心中又是怎样的感受呢? 注释译文及赏析: - 江东老子惠之和:江南地区有一位名叫惠之的人
【注释】 1. 病思归心走兔迒:病中思念归乡的心情如同跑得飞快的兔子。兔迒,形容心情急切。 2. 自嗤幻境未渠忘:自己嘲笑那如幻似幻的梦境没有忘记。渠,代词,他。渠忘,指梦醒时仍记得梦中之事。 3. 并州便作咸阳看:就把这并州的(指代自己的)地方看成咸阳一样了。咸阳,古代地名,在今陕西咸阳市,是秦王朝的都城。 4. 设若桑干亦故乡:如果像桑干河一样的地方也是我的故乡。桑干河
注释: 晚晴:傍晚的天气晴朗,阳光明媚。 濯翠筛红献晚晴,为渠日脚护归程。 碧云四合如相妒,才剩西边一缕明。 译文: 傍晚时分,阳光明亮,万物沐浴在温暖的光芒中。我特意挑选出那些色彩斑斓的花朵,以它们为晚晴增添色彩。这些花朵在阳光下绽放,仿佛是在为天空中的太阳提供保护,确保它能够安全地返回自己的轨道。 碧云四合如相妒(bì yún sì hé rú xiāng dǔ):形容云层厚重,遮蔽了天空
注释:我自愧曾是端平年间的宰相,现在却成了晚年隐居在野堂的老人。我将全部的君恩都寄托于闲适的生活中,山水之间我从容一笑而过。 赏析:这是一首咏怀诗,表达了作者晚年归隐山林,寄情山水的情感。首句“自愧端平村宰相”,回顾了自己曾经的辉煌历史,感叹时光荏苒,自己已经变成了一个平凡的老人。“今为安晚野堂翁”,则更加突出了自己的晚年生活状态,安晚野堂是作者晚年隐居的地方,他在这里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注释】 夷陵:今湖北宜昌市。六一,唐李太白曾居此,故称六一居士。冰曹:指诗人。 【赏析】 《寻桂》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写对桂花的喜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首联写“我”在夷陵寻访桂花的情景;颔联写自己想象中的桂花飘香的意境;颈联以冰为喻,表明了诗人与梅花一样高洁的品格。这首诗写得清丽脱俗、飘逸俊逸,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
这首诗的原文是:“乙巳三月出湖口占其一”,下面是逐句解释: - 第一句:“几朝花片落书奁,未信春光已属厌。” - 注释:几朝,表示多次。花片落书奁,比喻春天的花已经开得很多,落在书本上。未信,不相信。春光已属厌,春天的美景令人感到厌倦。 - 赏析: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欣赏和对春天结束的预感。 - 第二句:“猛省清明今日是,家家青柳压朱檐。” - 注释:猛省,突然想起。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
郑清之的《督觉际植花》是一首描绘水仙和秋兰在秋天景象的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析: 1. 兄弟梅矾是水仙:这里的“兄弟梅矾”指的是水仙,水仙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以其芬芳而著名。水仙在秋天开放,其独特的香气和优雅的姿态使其成为了文人墨客喜爱的对象。 2. 曝根向暖种宜先:这句描述的是种植水仙时需要注意的条件,即根部需要暴露在温暖的环境下才能促进生长。这是对植物生长习性的一种观察和总结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的咏菊诗。全诗共四句,每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审美情趣。 第一句“桂后秋兰解出奇”,以桂花为引子,引出秋兰的奇特之处。桂花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而秋兰则以其清雅脱俗、不屈不挠的品质而著称。这里,诗人巧妙地将两者进行对比,既突出了秋兰的特点,又暗藏了对秋兰品质的赞赏。 第二句“幽香元不许春知”,进一步强调了秋兰的独特之处。春兰虽然香气宜人
【注释】 和赵从道赋菜畦春富贵:同赵从道一起赋诗以赞颂菜园中的春景。芝田不减商山乐,蔬食谁言孔色矜。芝田不减商山乐,指在菜园里种上各种蔬菜,使菜园的景色如同商山一样美好,就像古代名士商山四皓那样过着清闲自在的生活;蔬食谁言孔色矜,指吃素食的人不会因为孔夫子而感到骄傲。蒲笋只应维蔌美,指菜园中的各种蔬菜都是美味可口的,就像《诗经·小雅·甫田》所说的“惟天降下许多美好的食物”一样;镂钖何必羡韩膺
注释: 旌德观:即杭州西湖边的旌德观。 东甬:指钱塘江边,钱塘江流经杭州。 西湖十首诗:作者在西湖边的十首诗作。 回首:回顾,回望。 风光:风景和景色。 少年客:指年轻时的游客。 春山拥翠作蛾眉:春天的山峦被翠绿的树叶簇拥在一起,好像美女的眉毛。蛾眉是指女子细长而弯曲的眉毛。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旌德观游览时所作。前两句写诗人年轻时的游历经历。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往昔游历的回忆和对美景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