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清之
秋成风雨 垂垂金颖贺秋成,去逐狂风一羽轻。 何事天工恶戏剧,眼前翻覆见亏盈。 注释:秋天的庄稼成熟了,农民在收割,这是自然的规律。但是,秋风起,吹得谷物飘散,这是大自然的游戏。为什么?因为风的力量太大,无法抗拒。所以,农夫们在收割后,必须将谷物堆放起来,以防风吹散。这就是“秋风起兮白云飞”的意思。这里的“秋风”和“白云”都是自然的现象,而“禾”则是农作物。诗人通过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冬瓜 剪剪黄花秋后春,霜皮露叶护长身。 生来笼统君休笑,腹里能容数百人。 注释: 1. 黄花:指冬瓜的瓜瓤部分呈黄色,形状像菊花。 2. 霜皮:指冬瓜表皮上覆盖的白霜。 3. 露叶:指冬瓜上的叶子在早晨或晚上露出水面。 4. 笼统:这里用来形容冬瓜的形状,就像人的头颈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冬瓜为题。诗人通过对冬瓜的形象描绘,赞美了冬瓜坚韧不屈的品质。首句“剪剪黄花秋后春”
【注释】 兀:静坐。蛩(qióng):蟋蟀。蝉(chán):知了。梧桐:一种树,其叶大而宽,秋季变黄或变红。疏雨:稀疏的雨。半是痴憨半是禅:一半因为痴憨,一半因为禅。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闲居生活的诗。首二句写秋夜听寒蛩、晓听蝉声,秋风吹过梧桐树发出沙沙的声音,那疏落的雨水在梧桐叶上滴滴答答落下,整个秋天显得特别清冷寂寥。第三句写诗人独处空室,抱膝而坐,无所事事,也无事可做,他的心情很平静
注释:听到觉际被风吹过,老态尽显;古德把茅屋作为盖头,就像飓风般飘动的屋舍,像虚舟一样。矮窗上还有滑润的蒲团,比床前的雪花还滑,胜过了床上的雪球。 赏析:诗中描绘了一幅风中摇曳的茅屋的画面,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
晓色窥林半淡浓,乱鸦飞去水漫空。 山横孤雾残霞外,秋在微云疏雨中。 官事却能成胜赏,诗坛端可策新功。 吴侬浪说西湖景,蓬观今逢苏长公。 接下来将深入解析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诗句释义 - 晓色窥林半淡浓:早晨的薄雾中林间的景象显得朦胧而淡雅。 - 乱鸦飞去水漫空:一群乌鸦在飞翔后,水面上泛起了层层涟漪。 - 山横孤雾残霞外:远处的群山被淡淡的雾气笼罩,仿佛与晚霞相交错。 -
茄子 青紫皮肤类宰官,光圆头脑作僧看。 如何缁俗偏同嗜,入口元来总一般。 注释:茄子的外表是紫色的,就像古代的官员;茄子的头部圆圆的,就像是僧人一样。为什么在世俗人中都喜欢吃茄子呢?其实,茄子的味道和味道都是相似的
【题雪窦山妙高峰】 陆地芳洲拥翠翘,巨灵穿石滚云涛。 抟空苍凤欲飞舞,奔海玉龙争怒号。 万象横陈坤轴富,一亭平挹月轮高。 独醒未觉孤清景,笑酌寒泉读楚骚。 注释: 陆地芳洲拥翠翘:在陆地上的美丽湖泊周围,草木茂盛如同绿色的山峰。 巨灵穿石滚云涛:巨大的力量穿透了岩石,使得翻滚的云涛汹涌澎湃。 抟空苍凤欲飞舞:抟空,即飞翔在空中。苍凤,即凤凰。想要飞翔,但尚未能够展翅高飞。 奔海玉龙争怒号
【注释】 臂疼自砭:指关羽刮骨疗伤的故事,后用来比喻自己批评自己。 云长凿骨未为奇:指关羽在华容道杀敌后刮骨疗毒的故事。 断臂亭亭:形容关羽身受重伤却仍能站立如常。 万法从心当自省:指万事万物的道理都应当从内心去体会、理解。 个中冷暖有鱼知(yù):意即“冷暖自知”,意思是自己的内心感受只有自己知道。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作者以史为鉴,借古讽今,抒发了自己对世事的感悟。
【注释】 子思:指孔子的孙子孔伋。问学惟诚意,孟氏工夫只反身。孟子曾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里的“诚意”,是说学习要诚心诚意。反身:反躬自问。定慧妙明何处觅?要知儒释共天真。这里所说的“定慧”是指禅学中的定力与慧力。妙明,即智慧,指佛家的智慧。天真,佛教用语,指一切法无有本性、本性本然的意思。 【赏析】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儒家和佛教思想融合的思想主张。 首联点明主旨,以孔子、孟子为引言
藕花万柄敛春妆,剩驻霜荷葺芰裳。 水路想通渔艇入,我来月下要鸣榔。 注释:秋色很好,但我还没到目的地就感到了秋天的到来。我想象着那些荷花在秋天的霜中依然挺立,像荷叶一样修长,像裙子一样飘逸。我想,这些荷花一定是为了迎接秋天的到来而盛开的。 水路想通渔艇入,我来月下要鸣榔。 这些渔船一定会沿着水路进入我的世界。当夜幕降临,月光洒满大地时,我会在月下吹起木鱼的声音,让它们回荡在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