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清之
【解析】 此诗首联两句,点明题旨。“斋宿虚闲”四句,写诗人在寺中的生活。“斋宿”指僧人的斋戒。“斋宿”,即僧徒在寺庙内过夜。“斋宿虚闲”意谓斋戒之夜,静寂无事,只有自己一个人而已。“只净明”是说只有清净明亮,没有世俗烦扰。“俗氛暂洗”,意为尘世的纷扰暂时被洗净了。“身轻”是说身体轻松自在,没有羁绊。“俗氛暂洗觉身轻”,是说经过一夜的禅定,身心得到了净化与升华,感到十分舒畅。 颔联两句
诗句释义: 1. 静极:此处指心境平静到了极点,达到了一种极致的宁静。 2. 磨砖岂解成明镜:字面意思是磨砖怎么能磨出明亮的镜子呢?比喻人的行为和努力在平静的心境中难以显现效果。 3. 打坐如何作佛身:打坐是佛教修行的一种形式,而佛身指的是佛陀的身体,这里询问如何在打坐中修炼成为真正的佛陀。 4. 静闹头头须认着:这里的“头头”可能指的是纷繁复杂的事物或情感,强调在平静中保持清晰的认识和判断。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灯薪 - 小草 - 关键词解释:灯薪,即“灯火”的薪火,比喻微小的火光。 - 诗句解析:这里通过“小草”喻指微光或微弱的力量,暗指即使是小小的光亮也能传递温暖和希望。 2. 虚心不染尘 - 传灯会上屡焚身 - 关键词解释:虚心,谦虚,不骄傲;不染尘,不被外界尘埃污染。 - 诗句解析:“传灯会上屡焚身”可能指的是在寺庙或宗教活动中,僧人常常焚烧灯芯,以保持灯火的长明
【注释】 幻体:指佛教所说的六道轮回中的众生。泡影观:佛教的一种观点,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如梦幻泡影,不真实。法身:即佛身,是佛的本来面目。四千八万陀罗臂:指佛教所说有四十八亿个头和四十万亿个手臂的地狱众生。 【译文】 身体受病痛折磨要烧灼,医生教我用艾叶灸来治疗。 虚幻的身体应如水泡般消散,真正的佛法本性是纯净而不动摇的。 在地狱里被火刑折磨,烧了四十八亿次和四十万亿次。
注释: 秋光澹薄有无间,掠水斜风雨脚斑。 秋天的光景淡薄而有深意,斜风吹动雨脚在水面上留下斑驳的痕迹。 试向菰蒲深处望,嫩黄一点荇花闲。 试着向长满菰蒲的水边深处望一眼,只见那一片嫩黄色的小荇花在水面悠闲地摇曳。 赏析: 这是一首咏秋的诗。诗人以清新明丽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景。首句写秋光,次句写风,三、四句写远景,五、六句写近景。全诗构思巧妙,意境深远,是咏物言志的好作品
食豆荚 西风摵摵草虫鸣,万荚丛中诧瑞蓂。 煮啖快输儿女吻,燃萁不忍尚堆青。 注释: - 西风摵摵草虫鸣:西风吹动草叶发出的声音如同虫鸣。 - 万荚丛中诧瑞蓂:指在众多豆荚中,发现了一颗像祥瑞的蓂荚。 - 煮啖快输儿女吻:将豆荚煮熟后分给孩子们食用,让他们开心地吃。 - 燃萁不忍尚堆青:不忍心看着燃烧的草茎(萁)还堆在那里,即表示对浪费行为的不满和反对。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农家生活的诗
【注释】 1.转盼:一转眼的时间。 2.湖山:指山水风景。 3.真成债:真的成了一种债务、负担。 4.道眼:禅宗用语,意指佛家眼中的真理。 5.病翁:有病之人。 6.笔如椽:形容文笔如椽大。 7.茅斋:草屋。 8.约:约定、商定。 9.吟聒:喧扰不停。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诗人以“春”字起头,先写自己因臂疼不能提笔,于是作偈语与上人(禅师)相赠,并约好以后定要赋诗给上人的
上清宫其二: 上清山腹正便便,剩纳风光似辋川。 晓雨洗开新绿岸,晚霞蘸出嫩红天。 鞭浮野竹数茎笋,叶俯秋荷几柄莲。 不是西湖最佳景,更于何处著癯仙。 译文 在上清山上漫步,欣赏着山腹中的风景。这里的风景如同唐代诗人王维的辋川,充满了自然之美。当清晨的雨水冲刷过新绿的河岸时,夕阳下的天空被晚霞染成了嫩红色,景色迷人。 我骑着马穿过一片野竹,看到竹鞭上挂着几颗刚长出的笋子;低头看去
寿留守 皇朝诞节号乾明,此日亲贤间世生。 处贵从来如白屋,爱闲真定压专城。 但知笃孝终身乐,不慕纡朱万事轻。 黄阁功名知未晚,飞鸿心事亦冥冥。 注释: 寿留守:祝贺留守之词。留守,官名,指留守司长官。 皇朝诞节号乾明:在皇朝的生日(乾明节)上祝颂。 此日亲贤间世生:这一天是皇上亲自选拔贤能之士的良辰。 处贵从来如白屋:处在尊贵的地位从来像平民百姓那样清贫自守。 爱闲真定压专城:喜爱清静
【注释】 1. 蟠空:盘曲、盘旋。健笔:雄健的笔力。虎蛟腾:如虎似蛟般矫健的笔势。九折羊肠:形容山路曲折,如羊肠小道。万马登:形容群马奔腾。裁:剪裁。燠(yù):温暖。寒:冷。见圣:表现圣人的思想。牢笼泉石:把泉水岩石都装进心中。肯输僧:不愿意输给和尚(禅宗)。兔走穴:兔子奔跑时留下蹄痕,比喻行文迅速。命意:指诗的主题思想。得了兔走穴:像兔子奔跑一样敏捷地写出主题。放字未安狐听冰:放开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