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宿虚闲只净明,俗氛暂洗觉身轻。
半山云脚炊烟湿,一枕松声涧水鸣。
对语老禅真法器,译经新谛出僧檠。
归翻贝叶莲花颂,犹带招提月影清。

【解析】

此诗首联两句,点明题旨。“斋宿虚闲”四句,写诗人在寺中的生活。“斋宿”指僧人的斋戒。“斋宿”,即僧徒在寺庙内过夜。“斋宿虚闲”意谓斋戒之夜,静寂无事,只有自己一个人而已。“只净明”是说只有清净明亮,没有世俗烦扰。“俗氛暂洗”,意为尘世的纷扰暂时被洗净了。“身轻”是说身体轻松自在,没有羁绊。“俗氛暂洗觉身轻”,是说经过一夜的禅定,身心得到了净化与升华,感到十分舒畅。

颔联两句,写寺院的景色和氛围。“半山云脚炊烟湿”写山中云雾缭绕,炊烟袅袅上升,与云相接,仿佛云气蒸腾,水气弥漫。“一枕松声涧水鸣”描绘出一幅幽静的夜景:诗人在半山腰上,卧在茅屋之中,听着松涛声和涧边流水的声音。“半山云脚炊烟湿”是写近景,“一枕松声涧水鸣”是写远景。

颈联两句,写僧人讲经说法、译经诵典的情景。“对语老禅真法器”意思是说,在僧人之间进行对话时,他们就像使用法宝一样,用言语来传道解惑。“译经新谛出僧檠”,意思是说翻译佛经时,僧人如同拿着灯檠(古代照明用具)一般,照亮着佛经,使之能够更好地传播。这里的“新谛”指的是佛教的新教义。

末联两句,写僧人诵读贝叶经文时的神态。“归翻贝叶莲花颂”意思是说,僧人在诵读《般若波罗蜜多经》中的《贝叶经》(又称《贝多罗》,是佛教主要经典之一)时,会诵读到《心经》中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犹带招提月影清”,意思是说,即使诵读《般若波罗蜜多经》,也像是月光下的清凉,依然能够让人的心灵得到洗涤。

【答案】

这首诗写诗人在寺庙中过夜的感受。开头两句点题,表明这是一次斋宿。接着写自己的感受,以“净明”两字领起。“净明”是佛教用语,意思是清净明朗。这里借指僧房。“俗氛暂洗觉身轻”,意为俗事暂时远离,身心感到轻松愉快。第三联具体描写僧房的景象。“半山云脚炊烟湿”“一枕松声涧水鸣”,写出了僧房的地理位置以及周围的环境,表现出幽静的氛围。“对语老禅真法器”“译经新谛出僧檠”,表现了僧人讲经说法、译经诵典的虔诚和专注。最后两句写僧人诵读《般若波罗蜜多经》的场景。“归翻贝叶莲花颂”意为诵读《般若波罗蜜多经》时,诵读到《心经》中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而这种境界就像月光下的清凉一样能够洗涤人们的心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