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清之
晨兴散步 僧居西畔鹤居南,我向中边住此庵。 岁晚结交松莫逆,老来知味菜分甘。 禅心每日闲中得,世事新从梦里谙。 隐几空明香穗断,净揩双目对晴岚。 注释:僧人住在西边,鹤在南边。我住在中间的这座寺庙里。 到了晚年,我和松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年老了之后,知道什么是美味了,就像吃菜一样,有滋有味。 每天的修行让我的心境变得平静,而世间的事情,都是从梦中了解的。 我放下一切杂念
【注释】 山房:隐居在深山中的书房。 稻花经雨已脱白,枫叶未霜先借绯:稻花经过雨水的冲洗,已经变得洁白;枫叶还没有被霜打,却已经染上了红色。 入纻(zhù)蚊牙千计巧,挂檐蛛腹十分肥:进入竹丝编制的蚊帐,蚊子的牙齿有上千只;挂在屋檐上的蜘蛛肚腹很肥大。 田翁(wēng)看水携锄去,山妇临炊抱蔓归。:农夫看了河水后,拿着锄头走了;妇女们到了厨房,抱着蔬菜回来了。 惟有诗肠无一事,隔溪数尽暮鸦飞
除夜求屠苏 注释:- 椒盘为计定春前:用椒盘作为计算时间的工具,确定春天的来临。 - 客里那知岁籥迁:在异地他乡,哪能知晓岁月流逝。 - 行路间关穿履雪:行走在路上,艰难困苦地踏着积雪。 - 薄官羞涩看囊钱:微薄的官职,羞于打开囊中的钱。 - 愧无黄帝屠苏酒:惭愧自己没有喝到黄帝时代流传下来的屠苏酒。 - 试谒渊明种秫田:尝试去拜访陶渊明,学习种植秫米(酿酒的一种粮食)。 - 令尹可人应拍手
诗句原文: 半生霜鬓飘萍迹,几度风餐系柳船。舞咏未忘雩里在,去来翻似贾胡然。 译文: 我一生漂泊无定,就像随风飘荡的浮萍,多少次我靠柳树为家,风餐露宿。我在雩里留下了舞蹈的身影,但离开后,一切都变得如贾胡(指行商或游牧民族)一般难以预料。 赏析: 首句“半生霜鬓飘萍迹”,诗人以“霜鬓”形容自己年岁已高,“飘萍”描绘了一生四处漂泊的状态。这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的人生经历,还透露出一种随遇而安
【注释】 端:这里指资质。王充:东汉思想家、科学家,以善说理见称。群经:古代儒家经书。贮腹中:比喻博学多识。书吻:指写字的笔尖。布谷:鸟名,鸣声像“布谷”。兰茁:指兰花初生时叶片细小而柔软。词章:指文章和诗词。芳躅:美好的典范。蟾宫:指月宫。蟾为传说中月宫之兔所食,古人常用来象征月亮。 【赏析】 这首诗是赠给陈童子(即陈子)的诗作。陈子是陈郡人(今河南淮阳),字子龙,少年时就有文才,与曹操有交情
【注释】 松山:即今安徽黄山。松山道:指从黄山到江边的一条小路,因松树成林而得名。 五更:指天刚破晓的时候。 溪筠:指溪边生长的竹子。筠:竹皮 石路:指山路上布满苔藓的小石子。 惭愧:惭愧之意。 江国:长江以南的地区,即江南地区。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任徽州(今安徽歙县)知州时,在松山道上早起行走。诗中描绘了松山晨景的幽美景色和诗人愉悦的心情。开头四句写日出前松山道上的宁静景色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诗人王稚登,全诗如下: 山行心迹已双清,骤见清溪眼为明。 鬼谷洞前符竹在,观音岩下魶鱼行。 宗师宴坐空馀石,龙女分流不作声。 人影交横到林薄,绿烟深处一猿惊。 译文: 在山间行走,心灵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清澈透明,如同两清。 突然看到一条清溪,我的眼睛瞬间明亮起来。 在鬼谷洞前,有一片竹子,它们依然茂盛。 在观音岩下,有一条鱼在游动。 宗师们在这里宴坐,留下了一些石头。
金峨途中 石路萦纡水绕村,酒帘深处见柴门。 横塘树密鸠携妇,老屋篱深犊有孙。 麦莟菜花成锦绣,笋芽薤甲当鸡豚。 竹舆莫作追程去,半似桃源欲细论。 译文: 在金峨的旅途中,我漫步在石路上,四周被环绕着的湖水和村庄所吸引。走进一片酒帘深处,我看见了那柴门。在横塘边上,树木茂盛,一群喜鹊带着它们的幼鸟飞过。老屋的篱笆深深地,小牛犊在围栏里悠闲地吃草。麦田里麦子已经收割完毕,而菜花盛开如同锦绣一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生活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首句“隔篱野圈㹀眠犊”,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诗人站在篱笆旁,看着牛在田野中悠闲地吃草。这里的“㹀”字可能是方言词汇,意思是“牛”。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第二句“带雨村舂鸡唤雏”,则展现了农家的生活场景。诗人看到农民们趁着下雨天,正在用木棒舂米,同时呼唤着小鸡出来觅食
桂花 香粟飞从月姊边,秋花无数总饶先。 清芬肯作椒兰观,雅韵羞陪粉黛妍。 点就金丹筛雨露,染成玉骨跨神仙。 馀芳更孕青青子,相伴寒梅到雪前。 注释: 1. 香粟飞从月姊边:比喻桂花飘散时如同香粟粒在空中飞舞。 2. 秋花无数总饶先:秋天的花朵众多,都显得格外美丽。 3. 清芬肯作椒兰观:桂花的香气清新芬芳,堪比椒、兰这样的香料。 4. 雅韵羞陪粉黛妍:桂花的香气高雅,不与胭脂粉黛争艳。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