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如净
【注释】: 偈颂:佛教用语,即“佛说偶”,即以偶言来说明道理。 无门:没有途径、没有门径。 大开:敞开,打开。 家私:家产,家庭财产。 起风雷:比喻产生巨大的影响或变化。 白话译文: 躲避是没有办法的,现在却打开了大门。 家中所有的财物都已变卖一空,如今却引发了巨大的风波和声势。 赏析: 这首诗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一个哲理,即在困境中寻找出路比在安逸中等待更为艰难。诗人通过描绘家中财产被变卖的情景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竿木随身,逢场作戏。 释迦老子毒花开,达磨大师王小二。 吹笛打鼓,搀行夺市,万像森罗笑点头。 注释: - 竿木随身:形容人随性而动,不拘泥于形式。 - 逢场作戏:比喻在某种场合下表演或做事,没有认真的态度。 - 释迦老子:指的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又称佛陀)的尊称。 - 毒花开:形容事物变化迅速,如同盛开的花朵一样。 - 达磨大师:指的是禅宗六祖之一的达摩祖师的尊称。 -
这首诗是宋朝僧人释绍昙(1085-1167)所做,名为《偈颂三十八首 其三十》。诗中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春日景象:蒙蒙的细雨和淡淡的烟霭中,芍药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清香。诗人沐浴在如水的春光中,感受着自然的恩赐,内心充满了宁静与喜悦。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注释: 1. 烟蒙蒙,雨蒙蒙——形容天空中的雾气和雨水交织在一起,朦胧而迷离。 2. 芍药花开湿嫩红——芍药花开时,花瓣湿润
偈颂三十八首 其三十一 诗句释义: 1. 钟楼上念赞:在钟楼内诵读经文或进行其他宗教活动。 2. 床脚下种菜:在床下种植蔬菜,可能是一种比喻或象征。 3. 不会不自在:形容某种情况或状态,使得人感到不自在或不适应。 4. 会得是障碍:认为某种情况或状态是阻碍或障碍。 5. 白狗吃生姜:用白狗比喻自己,吃生姜则表示与自己有冲突或不合。 6. 胡人夜渡关:胡人,可能指外来者或外国人
注释:掩室摩竭国,老胡豁开顶门。 杜口毗耶城,净名败缺话柄。 提上古两端公案,发今朝一段威光。 译文:隐藏于摩竭国的古代智者,他们的头顶敞开如同大鹏展翅。在毗耶城,净名大师的智慧已经消失殆尽,他的教诲不再存在。从古至今,我们一直在探讨这个古老而永恒的问题。今天,我们将要展开一段新的讨论,以此来弘扬我们的智慧。 赏析:这首偈颂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智慧
偈颂三十八首 其三十五 元正启祚,鼻孔发露。 万物咸新,笑面迎春。 净慈门下转风流,饭满钵盂茶满瓯。 注释: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人们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迎接春天的到来。净慈寺的风气也变得优雅起来,饭菜和茶水都装得满满的。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新年伊始,人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迎接春天的到来。同时,净慈寺的风气也变得优雅起来,饭菜和茶水都装得满满的。整体上
注释:春天的雨洗涤着春天的雪,雪融化后露出了湖上的山。雨过天晴,我们相对而笑,那突兀的高耸的髑髅在寒气中显得格外寒冷。 赏析:这首诗描绘的是春日景色,通过“洗”和“消”这两个字,形象地描绘了春雨对雪的洗涤过程,突出春天的气息。第二句中的“雪消湖上山”,运用“雪消”与“山”的意象,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这美丽的画卷之中。第三句“雨晴相对看”,则展现了雨后天晴的景象
【注释】 杀:杀戮。 剑:指剑法,这里比喻为武器、兵器。 转磨转精:磨砺得非常锋利,形容功夫到家。 累试累验:经过多次试用,反复检验。 上古之风规:上古时代的风尚和规范。 枢要:关键,要害。 净慈门下实相当:净慈寺的僧人确实像古代圣贤一样贤明,可以与古代圣贤相比拟。 倚天照雪寒光耀:形容宝剑的光辉耀眼如冬日的阳光。 【赏析】 这是一首颂赞佛门僧徒修行功夫高深的偈颂诗。 首两句“杀人刀,活人剑”
【注释】 偈颂三十八首 其二十八:坐断老卢顶𩕳,拈起无柄木杓。忽然舀出铜汁铁丸,忽然舀出醍醐酥酪。佛祖大机难测度,犹是家常茶饭。 【赏析】 “坐断老卢顶𩕳”,意即坐在山巅上,把山峰当作案几,这是说佛祖的法力无边,能随意在山巅或山谷中设下各种法坛,为众生说法。这里以老卢作比喻,形容佛祖的神通广大,无所不在。 “忽然舀出铜汁铁丸,忽然舀出醍醐酥酪”,意为忽然间用佛法救出了像铜汁、铁丸一样的苦难之人
【注释】 点:点亮。团:团圆。 雉(zhì)扇:古代皇帝仪仗中的羽扇。此指帝王之扇。 玉皇:道教尊称,即天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月夜中,游人聚集在一起看灯、唱歌、跳舞的热闹景象。诗人通过对这一场景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首句“灯点点,月团团”,通过“点”字的运用,将灯光点缀在夜空中的景象形象地展现出来;“月团团”则将月亮圆满如盘的形象描绘出来。两句相互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