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如净
这首诗的译文是:卢舍那,你的清净法身,衲僧队的首领。每天他都被人们召唤,被他们打一槌,万像森罗,转辘辘。 注释: 1. 清净法身卢舍那:这句话的意思是,卢舍那是佛教中的一种形象,表示的是佛的清净法身。 2. 衲僧队里乾罗卜:这句话的意思是,卢舍那在衲僧队里是一个领导者,被称为乾罗卜。 3. 逐日呼来打一槌:这句话的意思是,每天他都被人召唤,被人们打一槌。 4. 万像森罗转辘辘:这句话的意思是
注释: 1. 独瞎顶门眼,大人具大见。 这句话意味着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变得光明时,他才能看到事物的真相。"顶门眼"是指人的本性和智慧,只有当你的内在世界变得光明时,你才能看透事物的本质。 2. 掀翻瓮里天,大智具大机。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通过深入的学习和思考,我们才能理解世界的运作。"瓮"在这里比喻为封闭的环境或限制,而“揭”表示打开,“掀翻”表示打破这些限制
【译文】 截断千差万别,单提一点。那边放下龟毛,这边拈起兔角。咦,敲开欢喜妙楼阁,瑞霭祥云充碧落。转入梅花烂熳看,春风荡动玉栏杆。人天普会,佛祖透关。发大机,显大用,铁锤混队骨毛寒。四海五湖皇化里,太平无象有来端。 【注释】 偈颂三十八首:即《颂古三十四首》,是唐代诗人贯休的作品。偈:佛教用语,指佛经中的各种名数、术语等。千差:指一切法的千差百态。者里:这里边。者:代词。放下:舍弃。者:代词
这首诗的译文是:至人垂化,生死无常,示现于阎浮有去来。刹刹尘尘,都成正觉,黄金宝殿,玉楼台。 注释如下: - 偈颂三十八首:这是一首古诗的标题。 - 其十四:这是诗的第14句。 - 至人:指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如佛祖等。 - 垂化:指教化众生。 - 无生死:没有生老病死的痛苦。 - 示现:指显现出来。 - 阎浮:梵语“南瞻部洲”的简称,意指人间世界。 - 有去来:有来去的意思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从全诗出发,抓住主要问题进行概括总结,然后分析诗句含义,并在此基础上对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分析。 “把钓归来得锦鳞”一句中“锦鳞”是古代用鱼网捕来的鱼。这里指诗人在钓鱼后收获了好鱼。“充天塞地笑欣欣”,意思是:高兴得像天地一样辽阔。 “虽然也只寻常事”一句的意思是:虽然这件事平常如故,历尽风波验证了世间一切。 【答案】 译文
偈颂三十八首 其十七: 寿皇顶𩕳老冤魔,痛念先师旧草窠。 聊借蒲团供打坐,大家拍手唱山歌。 注释:寿皇顶是嵩山的一个景点,这里指的是嵩山的寿皇顶。𩕳老冤魔是形容嵩山像一位受冤屈的老妖怪一样。痛念先师旧草窠是指深深怀念先师在嵩山的住所。聊借蒲团供打坐,大家拍手唱山歌,是在嵩山的寿皇顶上,大家用蒲团打坐,同时拍着手唱着山歌。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嵩山寿皇顶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先师的怀念之情
【注释】 霖霪大雨:久雨连绵不断。 豁远大晴:天空突然放晴,阳光明媚。 虾蟆啼,蚯蚓鸣:青蛙和蚯蚓都开始叫唤了。 古佛不在过去:佛祖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了。 发挥金刚眼睛:施展金刚的法眼。 咄:感叹词,表示惊讶或赞叹。 葛藤葛藤:即“葛藤葛藤”,形容说话啰嗦。 【赏析】 本诗描绘了久雨过后,天气突然放晴的美丽景色,同时寓意世事无常,佛已涅槃。 第一句:“霖霪大雨”,描述了一场久雨连绵不断的情景。
【注释】: 飒飒:形容风声。 霖霖:雨声连绵不断的样子。 圣人:这里指佛祖或佛教。 灭度:佛教术语,意思是成佛。 演出:表演、传授。 清净妙音:指佛法的真谛。 机先:机缘先兆。 古今:过去和未来。 【赏析】: 这首偈颂是颂扬佛法的。全诗用风雨来比喻佛法的神奇,说佛法不须口诵,只需心悟。首句写风雨之声,次句点出佛法,三句说佛法不须口诵而能深入人心,第四句进一步说明这种法力之广大
无忧树下浴婴孩,清晓蔷薇带露开。 转过衲僧相见处,后槽驴马出胞胎。 注释:在无忧树下为婴儿洗澡的意象表达了对生命的珍爱和怜惜之情。清晨时分,蔷薇花带露开放,象征着新生和希望。通过描绘僧人和驴马的场景,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不同态度和看法。 译文:在无忧树下为婴儿洗澡,清晨蔷薇花开露水满枝。绕过僧侣的住处,后槽的驴马即将生下小驹。 赏析:这首诗以“无忧树”和“蔷薇”为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怜惜
注释:结夏是指结暑,即炎热的夏天;解夏是解除夏季炎热。 中间一句子,莲花照水开。这里的“中间一句子”指的是佛性或佛心,它像莲花一样照亮了水面,使水面也变得光明。 因甚落草止啼,元只为婴孩。这里的“因甚”表示原因,“落草止啼”指的是出生后的第一次啼哭。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夏日和婴儿的形象,表达了佛教对于人生苦难的认识和解脱之道的理解。诗中用莲花比喻佛性,用落草止啼比喻人生的苦难和痛苦。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