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师董
酬外湖楼诗 小雨润蔬荚,凉风展梧影。 云连沙际白,天开数峰净。 湖楼百尺高,坐觉秋日永。 宽锄十亩园,馀事一笑领。 荷枯水却清,桂晚霜未冷。 谁能悲寒螀,聊欣小蛙黾。 饱客新豆菹,驾我双舴艋。 放浪诚有道,居然惜俄顷。 注释: 1. 酬:回应。 2. 小雨润:雨点落在蔬菜上。 3. 蔬荚:蔬菜上的荚。 4. 凉风展:微风轻扬。 5. 云连沙际白:白云飘过沙滩上空。 6. 天开数峰净
【解析】 此诗是一首咏史抒怀的七言律诗。首联“尊嘉堂上崔嵬老,制阃新开欲辟吾”,意思是说,在高大雄伟的尊嘉堂上,有位年高德劭的老将军,他刚刚被皇帝任命为地方长官,正想招纳我这样的人去为他效力。颔联“又约来游游不得,风流输与五云苏”,意思是说,我又想去游览你的地方,可是却无法前往,只好把美好的风景留给五色的云朵了。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老将招纳自己的感激之情
散尽浮军换铁缗,香烟何处不氤氲 薛师董在《题金陵杂兴诗后八首》中描绘了金陵的繁华景象和历史的沉淀。第一句“散尽浮军换铁缗”,描述了金陵城在历史上的重要转变,原本的浮军换成了铁缗。第二句“香烟何处不氤氲”,则展现了金陵城内外烟雾缭绕、弥漫整个城市的景象。通过这些形象而具体的描述,薛师董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历史感和文化底蕴的世界。 薛师董在这首诗里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苏郎的尊敬与赞赏
诗一: 刘郎之后更苏郎,不枉随人入建康。 1. 逐句释义: - “刘郎之后更苏郎”:这里指的是在刘郎之后的诗人,即薛师董自己。他自比为“苏郎”,意指其才华横溢,非寻常可比。 - “不枉随人入建康”:表示薛师董认为自己跟随人进入建康(今南京),没有白费,因为他得到了应有的认可和成就。 2. 译文: - 刘郎之后,又有了新的文人出现,薛师董自谦为后起之秀。 - 他认为自己追随他人来到建康
【解析】 此诗题下自注:“金陵杂兴八首,余为江宁令时作也。”(《唐宋诗醇》卷五)“定林草木也风骚”句下自注:“定林寺在城东,有古树名“定林”,盖以名其寺。”(见《金陵图志·定林寺》)“曾睡山中听桔槔”句下自注:“山中多桔槔,俗名木牛,以水转之,灌园者坐其间,手执小竹竿而动之;或以足踏之,则自起,以引渠水,灌溉田畴。此皆农事所必需者也。”(见《白石道人诗集》卷三)“春雨江湖八年事”句下自注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然后根据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每句话的含义即可。题中要求对“扫阶杨柳败荷风”一句进行赏析,注意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柳絮随风起落”的“飞”,是柳絮随风飘荡,轻盈自如的动态描写;“落”是柳絮飘落下来,静态描写。“杨柳”二字,既是景语也是情语。“杨柳”本是无情之物
舒王不让杜樊川,二十八字今断弦。 可怪苏郎呈好手,剪花排锦蒋山前。 译文: 舒王并不逊色于杜樊川,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却如同断弦之音,让人感叹不已。更令人惊讶的是,那位名叫苏郎的人竟然展现了他高超的技艺,在他的面前仿佛一切都失去了光彩,只有他手中的剪花和精美的锦衣最为耀眼。 赏析: 这首诗以“题金陵杂兴诗后八首”为题,表达了诗人对金陵杂兴诗的赞美之情。诗人用“舒王”和“杜樊川”作为比喻
【注释】 交朋:朋友。存没:存在和消失。八篇:指作者与友人交往的诗作。也记:也还记得。涌金门外别:指作者曾与友人在涌金门外分手。不蒙登赏忽相思:没有受到赏识就忽然地怀念。 【赏析】 这是诗人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自谦之辞。“交朋存没八篇诗”,意思是说,我和朋友相聚的时间很短促,交往的诗篇只有八首,因此感到十分遗憾。“自恨论心独觉迟”,诗人说自己虽然有满腹的才情,但总感觉不能很快地表现出来,因而深感遗憾
注释:方泉(地名,在金陵附近)的周身被诗情所包围,他一生痴心于诗词创作。他的话语常常使人感到惊讶,但自己并不以为意。他的诗句却被我题写在了《杂兴诗》之后,想要寻找梨木来刻制成书,与世人共享。 赏析:这首诗主要讲述了诗人对方泉诗歌创作的欣赏和赞赏。首句“方泉周四半生痴”,诗人用“方泉”指代方泉水,赞美其四周围满了诗情,形容方泉的四周充满了浓厚的文学气息。次句“语辄惊人不自奇”
【注释】: 1. 后秋风:秋风又起。 2. 故人音问天来远:故人的音信,好像从天上飘来的一样遥远。 3. 茅舍光阴睡正浓:我住在简陋的茅草屋里,正在享受着安逸的休息时光。 4. 江上白鸥忙胜我:江上的白鸥在忙碌地飞翔,比我还要繁忙。 5. 衔鱼引子与潮冲:嘴里叼着鱼,引领着鱼群,随着潮水的涨落而移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秋天和人生的一种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