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绍彭
经行三首 辩士祠边半岭松,不容凡木乱江风。 筇枝拄到峰头阁,天籁都归十八公。 译文: 在辩士的庙旁边,半山腰上长着几棵松树,那些松树不被凡俗的木材所污染,它们静静地守护着江水和风。我拄着手杖走到山顶的亭子,听到大自然的音响都汇聚在这里,只有那十八位高僧。 赏析: 李白这首诗通过描写辩士祠边的风景与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之情以及对简朴生活的追求。诗中“辩士祠”这一地点的选择
水石相迎击目新,两峰秀色引朱轮。 使君自比兰亭后,金字磨崖更几人。 注释翻译: - 经行三首:这是一首描绘山景的诗。 - 水石相迎:水流冲击岩石,激起的水花和石头的撞击声。 - 击目新:眼睛被这美丽的景色所震撼。 - 两峰秀色:两座山峰的美丽景色。 - 引朱轮:引动着红日,即太阳。 - 使君:指诗人自己。 - 自比:与……相比拟。 - 兰亭后:在古代文人墨客中,王羲之的书法被称为“兰亭序”
月分圆影委金波,峰面无尘莹不磨。 应是飞仙梳洗处,碧台青绶挂云萝。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湖面,仿佛金色的波浪,山峦的轮廓清晰如画,没有尘埃的玷污。这一定是神仙来此梳洗的地方,碧台上悬挂着青色的绶带,云雾缠绕其间。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观,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洒在湖面上的美景。诗中“碧台青绶挂云萝”一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色彩,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同时
奉寄鲁直学士 瘴地经行促棹讴,周南太史几年留。 后来遥识犹青眼,别久悬知半白头。 宋玉又经巫峡去,谪仙初罢夜郎游。 长江风水追难及,怅望春波一叶舟。 注释: 1. 瘴地经行:在瘴气弥漫的土地上经过。 2. 周南太史:指古代的周朝太史,这里借指鲁直。 3. 几年留:几年来一直在此地停留。 4. 青眼:表示赞赏和喜爱的目光。 5. 半白头:形容年老发白。 6. 宋玉:战国时期楚国的辞赋家
【注释】左绵山:地名,在今四川绵阳一带。青松:指松树。风俗:指当地的民俗。止:仅。樵爨(cuàn):烧炭做饭。郡斋:官署的住所。僧刹:佛教寺庙。一本:指一棵松树。晋伯:即宋仁宗时的成都府知府郑戬,字晋伯。移植:移栽。佳处:美好的地点。东川:即今四川的东部地区。因地近绵山,所以叫东川。距:靠近。惠:恩惠。沿流:沿着河流。至此:到达这里。活作:即“赋”,古代一种文体,用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史君
【注释】 通泉:指通泉寺。字法:书法。官奴:指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因官居工部员外郎,人称“柳少师”,世称其书为“柳字”。 三秦:陕西古称,今属陕西、甘肃两省,以秦岭以北地区为三秦,故地有秦中。 玉华宫:位于陕西周至县东南的终南山北麓,是古代帝王游览之地。 诗:泛指文学作品。新诗:指自己写的作品。 疏:疏远。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长安与友人相会时写的。诗前六句描写了当时的情景
【注释】: 1. 轻舟:小船。系石,系船在石上。蒹葭(jiān jiā):水边生长的草,此处比喻江边的芦苇。2. 清江:清澈的江水。3. 蓬底:指船上的蓬帐下面。爨(cuàn)烟:做饭后升起的炊烟。稚子:年幼的孩子。4. 共携渔网晒晴沙:一起携带渔网在阳光下晒干。5.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春日景象,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诗意。首句写诗人乘着一叶小舟,将船系在岸边的岩石上
注释:荼蘼,一种花,又称酴醾、山茶。荼蘼花长在野外,迎风绽放,香气浓郁。荀令君曾来过此地吗?几许薰炉可以与之媲美。 赏析:荼蘼是一种美丽的花朵,生长在野外,香气浓郁。这首诗描绘了荼蘼花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之情。诗中通过对荼蘼花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力。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之情,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追求
绍彭启:多日廷中不得少款为慊。晴和,想起居佳安。二画久假,上还,希检收。许借承晏、张遇墨,希示一观,千万,千万!承晏若得真完,虽《异热帖》亦可易。更俟续布,不具。绍彭再拜大年太尉执事。廿八日
人生在衣食,但取饱与温。 下泽驾款段,曾不羡华轩。 仕为郡掾吏,身自守丘园。 乡里称善人,此外不足论。 志大心自劳,福厚祸有根。 提兵泊浪间,薏苡谗谤喧。 飞鸢跕跕堕,卧视瘴水昏。 永怀平生时,空愧少游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