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绍彭
清閟阁 【注释】 1. 清閟:清凉的居处。 2. 虚堂:空旷的大厅,这里指清閟阁。 3. 竹森森:竹林茂盛。 4. 直节:笔直的竹子。 5. 便静者心:使宁静的人感到愉悦。 6. 秋槛:秋天的竹窗。 7. 声戛玉:声音清脆如同敲击玉石。 8. 夜庭月白影筛金:月光洒在庭院中,如金色的细沙撒在地上。 9. 檀栾:形容树木苍老而坚固的样子。 10. 挂壁丹青古名手:挂在墙壁上的古代画作。 11.
二花 鲜鲜中园菊,粲粲篱东畔。 的的秋水莲,袅袅西风岸。 迢迢白衣人,皓皓涉江腕。 重阳尊酒亲,雾夕容光烂。 物生各有宜,不计年华晏。 译文及注释: 二花 鲜艳的菊花开在花园中间,篱笆旁边也点缀着灿烂的花朵。 清澈的秋水里盛开莲花,轻风吹拂岸边摇曳生姿。 遥远的白衣人,手执酒杯渡过大江。 重阳节时我们敬酒相聚,晚霞映照下她的容颜光彩熠熠。 万物生长都有适宜的条件,不必在意岁月匆匆流逝。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押韵。诗句中包含的关键词包括“尺牍”、“吊问”、“兴合”、“名迹”、“品第”、“大度”、“不祥”、“凶语”等。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圣贤尺牍间,吊问相酬答。 注释:在圣贤之间,通过书信来问候和交流。 赏析:这里用尺牍(书信)作为媒介,表达了作者对圣贤之间交流的向往和期待。 2. 下笔或无意,兴合自妍捷。 注释
注释: 和 米芾越竹纸诗:与米芾一起创作越竹纸的诗句。 书便莹滑如碑版,古来精纸惟闻茧。 杵成剡(shàn)竹光凌乱,何用区区书素练。 细分浓淡可评墨,副以溪岩难乏砚。 世间此语谁复知,千里同风未相见。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越竹纸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越竹纸工艺和品质的高度赞扬。 首句“书便莹滑如碑版”,描绘了越竹纸的质地光滑、平整的特点,如同碑版一般。这里的“莹滑”二字,既形容了纸张的质感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书写工具的诗。以下是逐句解释: 第一句“研滴须琉璃” - 研(研磨) - 琉璃:一种彩色玻璃,透明或半透明的,有光泽,常用来装饰器物。 - 这句意思是说,研墨要用有色的玻璃器皿进行研磨,使其颜色更加鲜艳。 第二句“镇纸须金虎” - 镇纸:用来压住纸张的文具。 - 金虎:一种金属工艺品,形状类似老虎。 - 这句意思是说,用金制的工艺品作为镇纸,以保持纸张平整。
秘阁观书 小玺肥书两贞观,每角一字居四边。南朝妙鉴各题检,怀充在后前僧权。 争妍取势押缝尾,磐石卧虎推满骞。琅琊世谱今乃识,宝章十代何蝉联。 忠良贼孽无去取,茂宏处仲同一编。其间楷真特萧散,南平秘法传僧虔。 卷杪题官记年月,方庆疏封在石泉。当时盛事今不泯,曾看崔序传遗篇。 想见举朝推好尚,小钟发论头风痊。髹奁别贮古杂迹,历代作者堪比肩。 叔怀陈人有晋法,伯英汉帖疑吴颠。诚悬送瓜特枯硬
注释: 1. 圣草神踪手自持,心潜模范识前规。 - 圣草:指珍贵的草药,这里可能指的是书法作品。手自持:亲手把握。心潜模范:内心有标准。识前规:理解先贤的规矩。 2. 惜哉法书垂世久,妙帖堂堂或见遗。 - 垂世:流传后世。妙帖:珍贵的书帖。堂堂:盛大的样子。或见遗:可能被遗忘。 3. 宝章大轴首尾俱,破古欺世完使离。 - 宝章:珍贵的印章和文件。大轴:大型的卷轴。首尾俱:都有。破古欺世:破坏传统
东晋风流胜事多,一时人物尽消磨。 不因醉本兰亭在,后世谁知旧永和。 注释: - 东晋(317年-420年):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而辉煌的朝代,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 风流胜事:形容那个时代的繁华景象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 消磨:这里指时间过去,人物消逝的意思。 - 兰亭:位于今天的浙江省绍兴市,是东晋时期王羲之等人集会修禊的地方,也是“书圣”王羲之的故乡。 - 永和
水石相迎击目新,两峰秀色引朱轮。 使君自比兰亭后,金字磨崖更几人。 注释翻译: - 经行三首:这是一首描绘山景的诗。 - 水石相迎:水流冲击岩石,激起的水花和石头的撞击声。 - 击目新:眼睛被这美丽的景色所震撼。 - 两峰秀色:两座山峰的美丽景色。 - 引朱轮:引动着红日,即太阳。 - 使君:指诗人自己。 - 自比:与……相比拟。 - 兰亭后:在古代文人墨客中,王羲之的书法被称为“兰亭序”
皇华 橘树松林绿径长,竹篱萦绕当城隍。 皇华何异投荒客,已过山川是夜郎。 注释: 1. 橘树松林绿径长:橘树和松树林构成了一条绿色的小径。 2. 竹篱萦绕当城隍:竹子编成的篱笆环绕着城池。城隍,古代对城市的保护神的称呼。 3. 皇华:指皇帝所派遣使者。何异:何等不同;何等一样。投荒客:流落到荒凉之地的人。夜郎:今贵州省西部一带。这里泛指偏僻落后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