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襄
陈襄,字述古,是宋朝时期的一位官员和学者,他与陈烈、周希孟、郑穆友称“四先生”,并在理学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他的诗作《常州郡斋六首·其四》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意受到后世的推崇。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展开: 1. 诗意解读: - “使君非是爱山闲”:诗人通过使用反问手法,表达了自己并非仅仅因为喜爱山林而隐居于此的态度。这里的“使君”指的是诗人自己,表明他并未被世俗名利所困。 - “道在盈虚消息间”
【注释】: 1. 余自白阳驰谒宜都周梦得长官饮于清江亭爱其山水之胜留题: 我从小从白阳出发前往拜访宜都的周梦得长官,在清江亭饮酒欣赏那山水之美,留下了我的诗句。 2. 丹山: 此指宜都的山川。 3. 西去: 往西流去。 4. 东流: 向东流去。 5. 亭在: 亭子建在。 6. 山南隔: 山的南部隔着。 7. 蓼洲: 地名,位于今湖北黄梅县境内。 8. 船系白杨: 船系在白杨树上。 9. 归不得
和桃花因戏如晦 颜色已饶丹杏蕊,馨香不减雪梅疏。 自从移入青阳观,前度刘郎记得无。 注释 - 颜色:指桃花的颜色,红艳如丹。 - 杏蕊:指桃花的花蕊,鲜嫩可爱。 - 雪梅:形容梅花的洁白清香。 - 前度刘郎:指过去的恋人或朋友。 译文 - 桃花已经染上了红润的色彩,就像丹杏花蕊般鲜艳;它的香气清新淡雅,与雪中的梅花不相上下。 - 自从你将这朵桃花带进我的青阳观后,我就再也忘不了你了。你的倩影
【注释】 1. 偶书:偶尔写的诗。偶,偶尔,无定。 2. 晦息:指隐退。 3. 由来:向来,历来。 4. 屈伸:弯曲伸展。这里指事物的消长变化。 5. 经:通过。 6. 逍遥:形容悠闲自在。 7. 须养:必须修养。 8. 谷中神:指人的本性和精神。 【赏析】 《偶书》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句点题,写诗人隐居的生活;颔联写“物理”的变化;颈联写诗人对这种变化的感悟
棠阴为政有光晶,号令风行鬼亦惊。 注释:在棠阴树下治理政务时,光芒闪耀如晶莹的珠玉;号令一出,如同风一样迅速传播,连鬼怪都感到惊讶。 和气发来藏不得,直教丹荔背时生。 注释:温和的气息散发开来,却无法隐藏;直接导致荔枝在不合适的时候成熟。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荔枝成熟季节的感慨。诗中描绘了荔枝成熟的场景以及人们对此的反应。诗人以“棠阴”为政,形容自己在政治上有成就,但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悲哀
【注释】政:政治,指统治者的统治政策。绝:断绝。多门寺却通:指政教两途都不通。牢笼:束缚。去鲁:离开鲁国,指离开朝廷。迟迟:迟疑,犹豫。令遍:命令遍及。诸天:佛经中指天众神。 译文:统治者的政策是断绝佛教和道教的寺庙,而让佛教和道教在朝廷上互相争斗,佛教胜了就占据朝政、控制朝廷,道教胜了也占据了朝政、控制朝廷;佛教徒和道士都是朝廷的大臣,他们互相争斗,朝廷就被佛教和道教两个势力所左右
程大卿的书《宿猿洞》 听说山上的风光是旧时山,衣冠家在这里生活了一百年。 自己感叹也有同样的来祖,两处松楸可以来往
诗句释义: 一别瀛山岁未期,三州声称已齐飞。 译文: 在瀛山分别后,岁月已经流逝了很久,但我们的名声却已经达到了一致。 关键词注释: 1. 一别瀛山:指在瀛山分别,瀛山是一处著名的风景区。 2. 岁未期:指岁月已经过去了很久。 3. 三州:泛指三个地方,可能是陈襄所在的福州、陈州等地区。 4. 声称:表示名声、声望。 5. 齐飞:表示达到一致,共同进步。 6. 欲将吏事文经术:意思是想要处理政务
【注释】 简子:指简文帝萧纲。简子直:《咏怀诗》之一,是一首五言律诗。 吴郡:今江苏苏州一带。 三年:指天正三年(公元703年)。 水灾:即大水。 疏游燕:指与友人聚会。 不比苏韦放酒杯:指自己不会像苏轼、文同那样放纵饮酒。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作者以简文帝萧纲为主人公,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和命运的感慨。全诗用赋的手法,写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首句“简子直”,点明人物是简文帝萧纲
【注释】1.和:指诗人自己。2.如晦桃杏:《唐才子传》:“杨敬之,字仲文,洛阳人也。初为王维婿。后因事得罪,窜岭南,遇赦得归。天宝初,官至太子中舍。”3.安石旧岩阿:指王维的《青溪》诗中的“幽人归独卧,孤屿夜横潭”句,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好友王昌龄曾称他为安石。4.自嗟老大:感叹年老力衰。5.无心赏:没有心情欣赏。6.不及流莺管顾多:不如小黄莺儿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