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襄
恩袍出挂壮禅扉,试问何人达此机。 船子夜来亲下钓,碧潭明月有馀辉。 注释: 恩袍:指恩师赠予的官袍,象征着尊贵和尊敬。 壮禅扉:意味着禅师的禅房宏伟壮观。 船子:禅宗六祖之一,唐代僧人,以其独特的修行方式为人所知。 夜来亲下钓:形容船子大师在夜晚亲自垂钓的行为。 碧潭:清澈如镜的池塘。 明月:明亮的月光。 馀辉:余晖,指月光照射到水面上的反射光。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理解全诗内容,然后逐句分析,最后结合写作背景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分析其艺术特色。从“年丰米贱无公事”一句可知,作者写景抒情,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不惜时来倒一樽”表明诗人在官场上失意后,仍不改变他热爱自然、崇尚简朴的生活态度,表现了他的高洁情怀和淡泊名利的心境。 【答案】 ①携家游东园:带领全家去游赏东园。②红塔寺前千顷稻
【注释】 童子:指僧人,也泛指年轻的僧侣。南来:指僧人从南方来。遗我诗:给我寄来诗歌。维摩方丈一伸眉:维摩诘方丈里(即佛家讲学的场所)的墙壁上画着一幅画,画中的维摩诘面带笑容,神态自若,好像在对我说话一样。“一伸眉”是说这幅画好像活起来了一样。通消息:通过书信、诗文等互相传递信息或消息。夏热:夏天的暑气。春寒:春天的寒意。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与友人通信,表达对朋友的问候和思念
赠禅者 昔年曾到此山中,正见山花满砌红。 今日花开还照眼,分明见处本来同。 注释:过去曾经到过这座山,正好看见山上的花儿开满了台阶,一片红色。今天看到山上的花儿又开着,依然那么美丽。我明白了,无论什么时候,山中的花儿都是那么美丽、那么相似。这让我想起了禅宗的思想,一切都如梦如幻,一切都是那么相似。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禅宗思想的理解。诗人通过描绘山中的景象
和张运使题长乐台 云暗驺鸣出谷时,一方生齿庇馀辉。 知君才业非张翰,莫为鲈鱼有意归。 注释: 1. 云暗:天色昏暗。 2. 驺鸣:古代用马拉车,马嘶声。 3. 生齿:人口。 4. 庇:庇护。 5. 余辉:指夕阳的余晖。 6. 知:知道。 7. 才业:才能和事业。 8. 非:不。 9. 张翰:东汉末年著名的文人,曾因思念家乡而辞官隐居。 10. 鲈鱼:一种淡水鱼类,古人常用来象征游子对故乡的思念
诗句如下: 得道无求幻与真,一筇一衲似闲云。 注释解释: - “得道无求”:指修行的人追求的是内心的觉悟和超脱,而不是世俗的欲望。 - “幻与真”:这里暗示了世间万物的真实本质,即非虚幻的。 - “一筇一衲”:筇(qióng)和衲(nà),都是佛教用语,筇是竹制的杖,衲是僧侣的衣物。这里形容修行者的生活简朴,如同悠闲的云端。 - “似闲云”:形容修行者的生活态度,如同闲适的云朵
熙宁七年八月望日自杭之宋过永乐院观承天佛日广慧洎永乐四老上堂因而留题 【注释】:熙宁七年:北宋神宗年号。八月望日:即八月十五中秋节。杭之宋:从杭州到宋朝。永乐院:在今浙江省杭州市。 雷音一振绝微言,末学方知祖道尊。 【注释】:雷音一振:雷鸣声,指佛教的“雷音”。绝微言:彻底地领悟了佛教的奥义。末学:自称。祖道:佛法的正统教义。 莫讶师僧无见处,人人俱解句中玄。 【注释】:师僧:和尚和僧人。无见处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与辨析能力。解答此题,需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理解。注意“遗我新诗雅兴长”一句中的“遗”字,应理解为“赠送”。另外,“桃李满县”“骑省郎”是古代官职名称,要准确写出其意思。 【答案】 译文:赠送给我新诗,雅兴长久。一时间花谱被传为佳篇。不必在全县种植桃树和李树,却羡慕那些风流倜傥的官员。 注释:赠:赠送。遗:赠送。遗我新诗:送给我一首新诗。雅兴:高雅的兴趣。一时
注释:我悠闲地进入郊外的园林,驻马观看那些飞鸟。园中的百花竞相开放,有红色、有紫色、还有各种颜色。但是春天却常常是多风多雨,即使如此,我还是愿意看到那漫天的锦绣。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全篇以“闲入郊园驻隼旟”、“如何春意多风雨”为开首,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接着,诗人用“百花红紫万千株”这一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繁花似锦的景象,令人陶醉。然而
【注释】 题:书写、题画。毗陵郡:古称毗陵郡,今指江苏常州府一带。渠:指运河。干塘:地名,在今浙江绍兴。 【赏析】 诗为题画诗,写诗人在常州看到一幅毗陵郡图后,想到要疏浚河道、疏通积水。“平湖千里接荆溪”,写的是毗陵郡的景色;“万顷良田不可堤”,写的是毗陵郡的农田。最后两句,诗人从画面上联想到现实中来,提出自己的意见。 这首诗描绘了毗陵郡的美丽风光和肥沃的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