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彦质
【注释】八秩:八十岁。归希有:希世,希求。感具衣:即“具服”,指丧服。鼎湖:传说中的神山名,在今湖北境内。《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葬于桥山,其孙帝喾葬于毫,其玄孙虞舜葬于苍梧之野,皆在今湖南。汉武帝时曾巡游此山,见神龙驻立,后遂称帝王为“天子”。三灵:指尧、舜、禹。具服:穿丧服。汾水:黄河支流,流经山西,注入渭河。羽卫:皇帝的仪仗队,羽,指羽毛装饰。愁无色:形容仪仗队失去往日的光彩。风云惨不晖
【注释】: 1. 高宗皇帝挽词:为物聊经世,本无黄屋心。重明得传器,大业若遗簪。典册褒崇极,庭闱孝养深。昊天归德报,不使二毛侵。 2. 高宗(公元504年~558年)即刘裕,南朝宋武帝。字寄奴,小名寄,东晋王朝开国皇帝,南北朝刘宋王朝的建立者。 3. 经世:治国安民。 4. 黄屋心:指帝王的心意。 5. 重明:古代传说中的三珠连珠玉璧,是祥瑞之物。传器:传递玉璧之意。 6. 大业:伟大的事业。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赏析。解答时,要通读全诗,了解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同时要注意诗歌中的意象和典故,并联系诗句加以分析作答。 “大历开真主,群雄控六飞。”这两句是说:在唐玄宗时期,国家开始出现转机,出现了贤明君主,天下豪杰都掌握了军权。 “山河千载业,天地一戎衣。”这两句是说:山河大地千年的业绩,只有一件戎衣。 “复古边疆定,销兵圣母归。”这是说:收复了边境
韩彦质,延安(今属陕西)人。 世忠第三子(《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七)。 高宗绍兴十一年(一一四一),直秘阁(同上书卷一四三)。 二十八年,行光禄寺丞(同上书卷一七九)。 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知秀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二之二一)。 六年,权两浙转运判官(同上书礼二四之九六)。 七年,知平江府(《吴郡志》卷一一)。 九年,除太府少卿、淮西总领。 十年,兼知临安府。 以太中大夫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