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邴
【注释】 ①沉吟:默念,低语。②小字:小字题词,即书信。③云情散乱:指情思不集中,杂乱无章。④花骨敧斜:形容花枝斜倚的样子,暗喻女子的体态。⑤珍重:爱惜。⑥提携:手执、持握。⑦玉纤纤:用白玉作成的细长的手,这里比喻女子纤细柔美的手。⑧缕金红象管:用金色花纹和红色象牙做成的笔。象管,象牙制成的笔杆,这里指文房四宝中的笔。⑨得近:指得到亲近。⑩玉纤纤:指女子的纤手。 译文: 在晴朗的窗前沉吟着
妄意长如凤管寒,君恩不学缕衣宽。 汉家公主歌黄鹄,犹有琵琶马上弹。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宫词组诗《宫词四首》中的第一首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宫廷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诗人以“妄意长如凤管寒”开篇,描绘了一幅凤凰管乐器在寒冷中独自演奏的画面,象征着宫中的孤独与寂静。接着,“君恩不学缕衣宽”表达了诗人对君王恩典的渴望和无奈,希望君王能给予他更宽广的恩宠
【注释】 一团娇软:指春景。 是:这。 撩乱随风到何处:指春风的吹拂,把春景吹散到了什么地方? 自长亭、人去后:自从离开长亭后。 萋迷:草茂盛的样子。 装点离愁无数:为离别之愁增添无限烦恼。 飘扬无个事:飘荡不定,无依无靠。 萦牵:缠绕。 长是黄昏怕微雨:总是担心黄昏时分下雨。 记那回:记得那天。 深院静:庭院深深,寂静无声。 帘幕低垂:帘幕半垂半卷。 霎时留住:瞬间留住。 又只恐、伊家太轻狂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作答。 访庆老不值 惠远过溪应送陆,玉川入寺不逢曦。 夕阳半岭鸦栖树,拄杖寻山步步迟。 注释: ①惠远:僧人。②玉川:指僧人慧远。③夕:太阳落山时。④“半”字:这里形容山坡陡峭。⑤“拄杖”二字:拄杖,是佛教徒行路时用的拐杖。⑥迟迟:缓慢的样子。 译文:
【注释】 九日:即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木落霜洲:指深秋时节,树叶凋落,霜降在洲上。溪水清:指秋天的水变得清澈见底。飘零:形容落叶满地的景象,也比喻人的身世飘泊不定。黄花:菊花。黄花有意;菊花虽然有花,但已没有叶子了(这里用“意”字作动词,表示怜悯)。怜幽独:同情这独自飘零的菊花。牢愁错立:把愁绪挂在心头,久久不能消散。错:错误的意思,这里指把忧愁挂在心上。西风:秋风。楚些:指楚国的音乐歌曲
建炎丞相成国吕忠穆公退老堂诗 注释: - 忠诚向来金石贯:忠诚就像金石一样坚固,不会改变。 - 勋烈遂将天壤并:功勋和荣誉与天地一样广阔。 - 他年升堂奉杖屦:指他年有机会再登堂入室。 - 愿留隙地诛柴荆:希望留下一些空间来惩治那些像柴草一样不肖的小人。 - 但令公孙肯开閤:如果让公孙开的门,那就会有人进来。 - 不用野王来抚筝:不用那些会弹筝的人来安抚我。 赏析:
宫词四首 舞袖何年络臂韝,蛛丝网断玉搔头。 羊车一去空余竹,纨扇相看不到秋。 注释与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宫廷中的繁华与衰落。诗中“舞袖何年络臂韝”描绘了宫女们在宫廷中轻盈舞动的情景,而“蛛丝网断玉搔头”则反映了宫廷生活背后的艰辛。诗中的“羊车一去空余竹”和“纨扇相看不到秋”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哀愁和失落感。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细节,深刻地揭示了宫廷生活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注释】 书台州上方:题写在台州城上方的墙壁上。 不下山来十四年:指诗人从山中归来已有十四年了。 区区:谦称自己。 走尘寰:在尘世间奔波。 只应后夜经声寂,明月清风自往还:只有夜晚经过僧人的诵经声,月光清朗时清风拂过,才能体会得到这宁静、超脱的境界,仿佛可以回到那遥远的天界中去。 【赏析】 诗题“书台州上方不出院僧壁”,是说诗人在山中修行多年,终于有缘来到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台州
诗句原文: 莫言藏六便忘筌,一六俱非是本然。 枯木有人能采菌,白牛无地可施牵。 译文注释: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来表达诗人的深刻思想。首句“莫言藏六便忘筌”,意在告诫人们不应过分追求表面的相似,而忽视了本质的差异。次句“一六俱非是本然”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指出无论是“一”还是“六”,都不是事物的根本或本质。第三句“枯木有人能采菌”和第四句“白牛无地可施牵”则以自然界中的例子说明
宫词四首 绿树莺啼春梦觉,楼外鸡人唱清晓。 深红浅白竞东风,为怜满眼枝枝好。 注释:春天的早晨,绿树莺啼声唤醒了梦中的人,楼外传来报晓的鸡鸣声。深红色与浅白色的花朵争奇斗艳,随风舞动,令人怜爱每一朵都如此美丽。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清晨的美丽景象,通过“绿树莺啼”等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通过“楼外鸡人唱清晓”等描写,展现了宫中的宁静与秩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