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伯琦
宋陵其一,这首诗通过描绘宋代的田园景象,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杏花堆白菜花黄: - 杏花与白菜花:这里指的是春末夏初时节,常见的植物花卉,它们的盛开预示着季节的转换和生机的复苏。 - 黄色:色彩在这里不仅仅是视觉上的,还可能代表着成熟、收获和希望。 2. 蔓草平沙四野荒: - 蔓草和平沙:描述了一片被草木覆盖的荒凉景象,可能是由于战争
纪行诗十首 其五 自顺宁府历坳儿岭临浑河上源过鸡鸣山晚宿雷家驿 郡治颇清旷,民俗亦朴淳。 川原西成饶,景物娱征晨。 登顿未及晡,修岭忽前陈。 乱石森礧礧,浊流奔沄沄。 斗崖鸣澒洞,险径缘鄂龈。 园林暗回堤,峰巘排秋旻。 海鹏奋凌风,江蛟歘乘云。 鸡鸣俗语传,世远昧所因。 招提据危巅,略物横天津。 睥睨穷豪芒,翕忽丛鬼神。 六龙行中天,壮观齐昆仑。 造设开辟先,显耀当兹辰。 垂髫耳已熟
注释: 湖石凌晨埶拂空,鞭痕未没九州穷。 湖石:指石头。埶拂空:扬起。鞭痕未没:马鞭的印痕还没有完全消失。九州:泛指全中国。 如今散作人间玩,珠树瑶华一梦中。 现在被当作玩物,就像在梦中一样虚幻飘渺,如同珠树瑶花一样美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湖石为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和忧虑。 首句"湖石凌晨埶拂空,鞭痕未没九州穷。"描绘了湖石在清晨时分,扬起尘土的景象
徐州 杏花村中迎来了新晴天,丛生竹篱疏野雀儿啼。 黄河岸畔黄河似戟立,不知官道通达彭城路。 注释: 徐州:指徐州府,今江苏徐州市。 杏花村:指徐州境内的杏花村,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喜新晴:高兴迎来了好天气。 丛竹疏篱:竹林密布的篱笆,形象地描绘了村庄的景色。 野雀儿啼:野雀在枝头欢快地鸣叫。 三岸:黄河南岸、北岸和中段。 黄河山似戟:黄河像一把戟一样矗立在那里。 不知官路到彭城
注释: 城外官堤,长有百里之遥。 严城万雉,坚固如同金汤。 昔日的宫殿,现在变成了藩省。 塔影依然,矗立在上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汴京(今开封)风景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汴京官堤、严城的描绘,展现了古城的历史沧桑和岁月变迁。 首句中的“城外官堤”,指的是汴京城外的官家修建的长堤,这是古代城市中常见的防御工事,用以保护城市的安全。“百里长”则形象地描绘了这条官堤的长度之长。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意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应先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分析运用的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鸿沟一线界荥阳,京索相望古战场”的意思是:“鸿沟”是一条界限,荥阳与洛阳隔河相对;“京索”是一道防线,潼关与函谷关遥相对峙。“水德久归三尺剑,子房未必解兴王。”意思是:水德已归,三尺剑无用了,张良也不见得能成就一番事业。这两句说,鸿沟、京索都是防御之线,而水德既衰,三尺剑也无用了
注释: 金明四面漾清漪,舞榭浮亭尚有基。 野蝶间鸥风日媚,百年禾黍自离离。 译文: 金明四面都荡漾着清澈的涟漪,舞榭和浮亭仍然有它们的基座。 田野间的蝴蝶和海鸥随风起舞,阳光明媚,禾苗茂盛,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诗人用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金明周围的美丽景色。 首联“金明四面漾清漪,舞榭浮亭尚有基。”描述了金明四周的美丽景色,清漪是水面上的涟漪,表示水波荡漾
注释:祭祀时,皇帝亲自到郊外的驿站去祭拜,这和一般的使者是不同的。出门时,乘坐着苑中的马匹,踏上了春天的泥土。归途上,停歇的地方,石榴花开放了,一树一树地开着。千棵石榴树上,知了鸣叫,麦子成熟。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出使途中所见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诗中通过“驿途”、“苑马”等关键词,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场景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同时
宋陵 其三 【注释】:宋陵:指宋代帝王的陵墓,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南郊。 隔岸:隔着江水。隔岸青山拱墓门,指的是远处的青山围绕着宋陵墓门的景象。 鹃啼:杜鹃(dū zhī)鸟的啼声。鹃啼狐舞欲消魂:指杜鹃的啼叫声和狐狸的舞蹈在诗人心中引起了强烈的情绪反应。 邻人:附近的居民。时见长蛇护:经常看到有长蛇守护着。 千载山灵:千年以来的山神。 【译文】: 隔着江水,那远山仿佛是围绕在我墓前的石门
注释:在西晋时期,仙人丹液就从这座山上流出,桃花流水守护着这青山。空荡的祭坛被风撼动,龙蛇窟仿佛要被撼动。绝壁之上,云雾连接起虎豹关。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马迹山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底蕴,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