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伯琦
赏析: 此诗为北宋文学家苏辙所作,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诗中描绘了作者在七月六日上京慈仁殿进讲时的所见所感。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政治改革的期望。 紫宸肃肃讲帷开,冠佩如云接上台。 紫宸:皇帝办公的地方,此处代指皇帝。 肃肃:严肃庄重的样子。 讲帷:讲台帷幕。 冠佩:古代官员戴的帽子和佩戴的饰品,这里指朝臣们。 如云
这首诗是一首七律,作者是宋朝时期的文学家苏轼。诗的标题是《和子由除官到任寄题驿舍三首 其三》,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诗句解读: 1. "千官鹄立紫宸居" - 这句话描述了皇帝在紫宸殿(皇宫的主要建筑)接见百官的情景。 2. "丞相传宣出玉除" - "丞相"是指宰相,“玉除”指的是皇帝赐予官员的玉玺。 3. "授业虎门侪下考" - "授业"是指教学,"虎门"可能是指某个地名
同日承诏鉴品题识阁中书画作 五色云中白玉堂,牙签犀轴绚天光。 古今缋像丹青妙,贤圣传心翰墨香。 游艺无为研阃奥,列名第品愧芜荒。 宣文阁玺明星日,羲画箕畴并久长。 注释: 1. 同日承诏鉴品题识阁中书画作:在同一天接到诏书来审查鉴定阁中的书画作品。 2. 五色云中白玉堂:形容书画作品色彩丰富,如五色的云彩一般美丽,白玉堂则象征着尊贵和高雅。 3. 牙签犀轴绚天光:用象牙签和犀角轴装订的书画
【诗词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作。全诗共八句,第一句“水殿菲菲绿雾浮”写景。第二句“貂蝉济济讲筵优”写人物。第三四句“影摇蠹简三千字,光烛龙章十二旒”写灯光映照下的《周易》典籍,其篇幅之大、分量之重,令人肃然起敬。第五六句“琐辟洞门天不夜,珠帘澄彻气长秋”以夸张手法写洞门之小,珠帘之明,从而衬托出洞门之内所藏典籍之多、价值之高,以及学者们孜孜以求之精神。最后两句“宝箴拟献狂心切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伏承恩赐青貂裘作: - 解释: 接受皇帝赐予的青貂皮制成的裘衣。 - 关键词注释: 伏(敬词),承恩(接受皇帝的恩惠或命令),赐(皇帝给予),青貂裘(一种珍贵的毛皮衣物)。 - 赏析: 诗首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尊敬和感激之情,以及对自己能够获赐珍裘的荣幸。 2. 貂衲古来称贵服,龙光此日被寒儒: - 解释: 貂毛的衣服自古以来就是尊贵的象征
诗句释义: 1. “九重传漏日方中”:这里指的是皇帝的宫殿,在古代中国,皇帝通常居住于皇宫深处,而“九重传漏”则形容了宫殿的宏伟与神秘。 2. “书献贤能列至公”:这里的“书献”可能是指科举考试的结果被呈上皇帝。“贤能”和“至公”都表达了对人才的肯定。 3. “鸡舌含香颁汉署”:“鸡舌”在这里可能是指诏书,“含香”则表示诏书的内容充满了香气,象征着诏书内容的珍贵或重要性
明日承诏篆宣文阁宝作 阁玺新成敕摹篆,昆吾试手尽豪茫。 六书点画原河洛,八法钩盘本籀仓。 妫汭膺符弘制作,陶唐稽古焕文章。 泰元神策绵千叶,微萟欣依日月光。 注释:明天将接受诏书,在宣文阁为皇帝篆刻印章。新完成的阁玺被皇帝用来命令和授权。我尝试着用笔去描绘它,但仍然感到自己的技艺不足以胜任。 “六书”是指汉字的六种基本书写方法,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假借、转注和形声。“河洛”指的是黄河和洛水
注释: 1. 上幸西内望北方诸陵酹新马酒彝典也枢密知院奉旨课驹以数上因赋七言:皇帝前往西内,遥望北方的诸陵,酹祭新马酒,祭祀礼仪。这是为了表示对祖先的尊敬和纪念,也是对国家大事的一种关注和参与。 2. 皇舆吉日如西内,马酒新羞白玉浆:皇帝的车驾来到西内,马酒新而美味,如同白玉一般。 3. 遥酹诸陵申典礼,旋闻近侍宴明光:遥向诸陵酹祭,以表示对先祖的敬意和纪念。同时,也听到了近侍在宴请明光殿的人。
注释: 1. 天临宝鉴虚空上,人在冰壶皎洁中。 注释:天临,天空降临。宝鉴,指日月。虚空,指天地之间。人,指儒生。冰壶,指纯洁无暇的玉壶。皎洁,明亮洁白。 2. 列圣皇明齐日月,百年文物烂云虹。 注释:列圣,指历代圣贤。皇明,指皇帝的圣明。齐,比喻相等。百年,指一百年的时间。文物,指历史文物。烂云虹,形容文物丰富如彩虹般绚丽。 3. 抱经莫讶儒冠冷,映雪谁能禁籍通。 注释:抱经,指抱着经书。莫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最后是“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十一月廿八日明仁殿进讲作”。然后根据要求进行赏析。 龙旂簇仗曙光融,藻幄横经圣意隆。 上界星辰环北极,中天日月转重瞳。 宝猊篆袅窗凝雾,瑞兽炉明殿绕虹。 垂拱无为犹访治,万方声教一时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