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伯琦
三月七日廷试越三日奏进士榜名作 太平天子策贤良,诏问天人白玉堂。 校艺尽遵周典礼,策名宁数汉词章。 风鸣松盖宵成韵,雨浥梨花雪有香。 承乏幸陪诸老后,凌晨金榜出明光。 注释: 太平天子:皇帝。策贤良:皇帝对有才能的人进行策问,选拔贤能的人才。诏问天人:皇帝的诏书询问天下的人民。白玉堂:皇帝的内殿。校艺:考核学生的学业。周典礼:周朝的礼仪制度。策名:指科举考试中策问考生。宁数:岂能数得。汉词章
十月十二日奉诏以玉德殿西室为宫学大宿卫官等二十五人行弟子礼作 学校尊崇盛典扬,诏迁玉德殿西廊。 大官供帐调珍膳,内相传宣饮御觞。 授业惭无师道立,明伦喜见国家昌。 皇风即日还三代,杞梓楩楠尽栋梁。 【注释】 (1)“十月”句:指唐玄宗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在宫中设置国子监。 (2)“学校”二句:指唐代的太学、广文馆。 (3)“大官”句:指太官(主管膳食)、尚食(主管进献饮食)
至正改元岁辛巳正月廿八日由翰林修撰特拜宣文阁授经郎兼经筵作 词垣三组叹才难,延阁横经益汗颜。 子佩尽来宗胄贵,儒官忝后相臣班。 人文经纬星辰上,圣道流行宇宙间。 只尺天光如下听,刍荛敢不竭愚顽。 注释: 1. 词垣三组叹才难:在翰林院工作的人感叹选拔人才的困难。词垣指的是翰林院,三组是翰林院的三个部门,感叹才难可能是因为他们发现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才。 2. 延阁横经益汗颜
至正二年(1362年)壬午年,在明仁殿为皇帝讲解《周易·恒卦》赐给金织绿色对衣一袭以表示嘉奖。 匪颁异数待殊勋,阁下鲰生亦与分。 赐予不同等级的赏赐等待特殊的功绩,阁下卑微的学子也与您分享这份荣耀。 壤奠色丝云雾质,天机金缕凤蛟文。 大地如云彩般飘动,天空如云彩般流动。 天机金缕凤凰和蛟龙花纹,精美绝伦。 一时光彩生蓬荜,千载恩荣㜶典坟。 一时间光彩四溢生辉
【注释】 九月十七日承诏篆追号明庙:九日,古代有重阳登高之习。 篆追号明庙玺文锡宴中书:皇帝赐给中书省的印信上刻着追赠先皇的封号。 衣币之赐:赏赐给中书省官员的衣服和货币。 隆号:尊崇、推崇的意思。“先朝”指前代。 并两仪:天地万物,包括人与事。 诏新玺绂(fú)似生时:皇帝赐给中书省的新印像,好像是活着时的样子。 俯摹苍颉星辰象:俯身模仿仓颉创造文字的形状,即模仿天象,如日月星辰等。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描述了一位曾祖妣在鄱阳县的荣誉。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1. 三迁严训剧辛勤,菽水终身卓行闻。 - "三迁严训"可能指的是多次迁移并受到严格教育;"剧辛勤"表示经历了许多困难和辛苦;"菽水"通常指代母亲用豆和水做成的食物,象征着母爱,这里可能指母爱的滋养;"终身卓行"表示一生都有很好的行为和声誉。 2. 特命尽沾新诏墨,遗芳总出旧书芸。 - "特命"可能是指特别的任命或恩惠
注释: 十月四日今天皇上亲祀太庙,前期准备法驾宿斋。这一天漏下了二鼓,行礼开始天清星朗熙事告成伯琦忝下执事谨赋七言八句以颂。 注解: - 十月四日: 指的是农历十月初四,是皇帝亲自祭祀太庙的日子。 - 今日: 指的是今天。 - 亲祀: 亲自祭祀。 - 前期: 指祭祀前的准备阶段。 - 法驾: 皇帝出行时所乘坐的车辆,这里指的是皇帝出行的行列。 - 蔼云从: 形容皇帝出行时
【注释】 十一月廿八日承诏篆题宣文阁榜作 诏:皇帝的诏书。篆:刻在竹木简上的字,这里指写文章。 宣文阁:宋代建于开封的藏书楼。 尔雅:《尔雅》是古代解释《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左传》《战国策》等六部书的书,是儒家经典之一。 凌云:比喻志向远大。 重席:指高官显爵。 明经:科举考试中以经义取士者。 登瀛:登上蓬莱山,传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比屋:每家,每家都有。 经天纬地:治理天下
【注释】 曾祖妣:祖母。方夫人:即方氏,曾祖父之母。鄱阳县君:曾祖父曾任鄱阳县令。追封:追认封号。 忝:辱。貤恩:受恩宠。九原:墓地。里闾:乡里的邻里。柏舟:指贤妇。长夜:长夜漫漫,指人生苦短。鱼轩:指车,代指曾祖父。 南望:遥望。故阡:故去的坟地。白虹:彩虹。 【赏析】 此诗是诗人追思先祖时所作,抒发了对曾祖的怀念之情和敬仰之心。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读起来铿锵有力,富有节奏感
【注释】 ①观:观赏。 ②王晋卿:人名,这里指画师。 ③霁景:雨过天晴的景色。 ④光风荡野:和煦的风荡涤了旷野,晴旭柔:晴朗的太阳柔和地照耀着。 ⑤翠屏螺髻:形容山色青黛,山峰如螺。烂不收:山色烂漫,光彩照人。 ⑥纤黄娇绿:形容山花色彩斑斓。迷远近:使远山近水都变得迷离。 ⑦翩翩好鸟:形容鸟儿飞翔时姿态优美轻盈。 ⑧厓(yái)欹:倾斜。谷转一径:曲折的山路。幽:深而寂静。 ⑨石梁斜枕清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