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风荡野晴旭柔,翠屏螺髻烂不收。纤黄娇绿迷远近,翩翩好鸟如相求。
厓欹谷转一径幽,石梁斜枕清溪流。轻裘缓带何处客,垂鞭妥辔情悠悠。
寻花问柳不计路,恍然身世同浮沤。颇疑青莲梦天姥,白鹿腾空蹴玄圃。
又疑华阳愒句曲,清泉白石行处足。熙宁驸马思超逸,前身定是唐宗室。
豪端万象穷微茫,解衣盘礴非一日。尚书知画犹知人,三铨品第才必真。
每怜散客独青眼,虚斋挂壁同娱神。君不见谢家太傅心丘壑,九逵轩冕秋云薄。
造装东还竟后时,至今猿隺俱寂寞。邺中林虑插天外,左辖雄文光焰倍。
角巾甲第良有待,好对此山看此画。
【注释】
①观:观赏。
②王晋卿:人名,这里指画师。
③霁景:雨过天晴的景色。
④光风荡野:和煦的风荡涤了旷野,晴旭柔:晴朗的太阳柔和地照耀着。
⑤翠屏螺髻:形容山色青黛,山峰如螺。烂不收:山色烂漫,光彩照人。
⑥纤黄娇绿:形容山花色彩斑斓。迷远近:使远山近水都变得迷离。
⑦翩翩好鸟:形容鸟儿飞翔时姿态优美轻盈。
⑧厓(yái)欹:倾斜。谷转一径:曲折的山路。幽:深而寂静。
⑨石梁斜枕清溪流:石桥横卧在溪边。石梁是古代架在溪上的桥梁。
⑩轻裘缓带:穿着轻暖的衣服。何处客:哪里是客人?
⑪垂鞭妥辔:拿着马鞭,驾御马匹。情悠悠:心情舒畅悠闲。
⑫寻花问柳:游览山水。计路:计算路程。恍然身外:恍惚之间觉得自己仿佛身外。同浮沤:与水泡漂浮的感觉相同。
⑬青莲:即莲花。天姥:山名,位于浙江省桐庐县境内。白鹿:神话中一种祥瑞的动物。腾空蹴玄圃:腾跃到天空中踩踏玄妙的仙境。
⑭华阳:地名,位于陕西省周至县。句曲:《尚书》有《禹贡》篇,其中提到“岷山导江,九折东流”,岷山即九曲山,故又称句曲山。
⑮熙宁:宋神宗年号。驸马:皇帝的女婿。思超逸:追求高超脱俗的境界。三铨:三次评定或挑选。品第:等级。才必真:才能一定是真的。三铨品第才必真:只有经过三次评定或挑选,才能保证其真实可信。
⑯每怜散客独青眼:我常常怜爱那些独自赏识我的画家。每怜:常怜。散客:不受拘束的文人雅士。青眼:对人的赏识、喜爱。
⑰虚斋:空旷的书房。挂壁:挂在墙上。同娱神:与神仙一样快乐,没有烦恼。
⑱君不见谢家太傅心丘壑:你难道没有看见谢安那样高尚的人心中蕴藏着宏伟的山河吗?谢家太傅:谢安,字安石,是东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曾任司空、太保等职;他以清高著称,喜欢隐居山林之中。
⑲九逵轩冕秋云薄:秋天的云彩很薄,可以望见九条官道。林虑:地名,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境内。插天外:直插云霄。左辖雄文光焰倍:左手管辖的雄文灿烂夺目,光芒四射。
⑳角巾甲第:戴着角巾,居住在华丽的府第中。良有待:实在值得等待。好对此山看此画:应该欣赏这山水画中的美景。
【赏析】
本诗为诗人王令观杜德常所藏王晋卿画春山霁景而作。全诗共分七章,每章八句,结构紧密,层次分明。前六章描写春山之景,后一章抒情,感慨身世。
首章写春山之美:“光风荡野晴旭柔,翠屏螺髻烂不收。”这是一幅明媚的春日图:阳光和煦地普照大地,晴空万里,万物欣欣向荣。山峰秀丽,宛如绿色的螺髻一般。诗人陶醉在这美妙的自然景色之中,流连忘返。
次章写山中景物:“纤黄娇绿迷远近,翩翩好鸟如相求。”这里的山色绚丽多彩,使人目不暇接,难以分辨远近。山中鸟儿翩翩起舞,好像在向诗人诉说着什么。
接下来三章描绘山中幽静小路、石桥和溪流:“厓欹谷转一径幽,石梁斜枕清溪流。”“轻裘缓带何处客,垂鞭妥辔情悠然。”“寻花问柳不计路,恍然身世同浮沤。”诗人沿着山路行走,发现一条幽静的小径通向远方。小路上一座石桥横跨清澈的溪流。他骑着马缓缓前行,心情非常舒畅悠闲。他在寻找美丽的花朵和树木,却忘记了自己的目的地;突然之间,他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水中的泡沫之中。
最后两章写诗人对于山水画的喜爱和感慨:“又疑青莲梦天姥,白鹿腾空蹴玄圃。”“又疑华阳愒句曲,清泉白石行处足。”“造装东还竟后时,至今猿隺俱寂寞。”“邺中林虑插天外,左辖雄文光焰倍。”“角巾甲第良有待,好对此山看此画。”诗人感叹自己如同梦境般地梦见了仙境,那白鹿腾空而起,仿佛来到了玄妙的仙境。他又怀疑自己曾经到访过华阳,那里的清泉和白石让他流连忘返。他计划返回京城,但最终错过了时机。邺中林虑的高山耸入云霄,仿佛插入了天际。他的家乡林虑也有着壮丽的山川。他佩戴着角巾,居住在豪华的府邸中。他应该等待机会欣赏这山水画中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