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沟一线界荥阳,京索相望古战场。
水德久归三尺剑,子房未必解兴王。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意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应先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分析运用的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鸿沟一线界荥阳,京索相望古战场”的意思是:“鸿沟”是一条界限,荥阳与洛阳隔河相对;“京索”是一道防线,潼关与函谷关遥相对峙。“水德久归三尺剑,子房未必解兴王。”意思是:水德已归,三尺剑无用了,张良也不见得能成就一番事业。这两句说,鸿沟、京索都是防御之线,而水德既衰,三尺剑也无用了,所以刘邦称帝后,就任萧何为相国,让张良出山辅佐他。
【答案】
译文:
鸿沟一线界荥阳,京索相望古战场。
水德久归三尺剑,子房未必解兴王。
赏析:
首句写鸿沟和京索作为防御线,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作用。“鸿沟”指黄河,“荥阳”是古代地名。这一句从地理的角度着笔。“京索”,指的是潼关与函谷关之间的防线。这一句从战略上着眼。这两句诗,概括地写出了秦末汉初战争形势的严峻性,以及刘邦称帝后巩固政权的需要。
次句写鸿沟、京索都是防御之线,但已经不能抵御强大的反奏力量了。“水德久归三尺剑,子房未必解兴王。”这两句是说,水德已经衰微,三尺剑也没有用了,所以刘邦称帝后,就任萧何为相国,让张良出山辅佐他。这里,“水德”、“三尺剑”都是用典。“水德”,指汉高祖刘邦所建立的王朝属土德,水德衰则土德兴,这是根据古代阴阳五行学说说的。“三尺剑”,是比喻。“子房”,指张良。“子房未必解兴王”,意思是说:张良虽然很有才干,但不一定能够帮助刘邦实现统一大业,因为刘邦称帝后,已经没有水德了,三尺剑也已经没用了。
全诗通过历史事实表明: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才的作用是重要的,但人才本身并不能够解决问题,还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