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复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群马共一槽,一马独不食。 - 注释: 描述一群马共同使用同一个槽(喂食的地方),唯独一匹马没有食物。 - 赏析: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马的不平等待遇,突出了其中的矛盾和冲突。这种描写可能暗示了马之间的等级制度或某种社会现象。 2. 骐驎在羁束,万里未尽力。 - 注释: 骏马(骐驎)被束缚,无法自由奔跑,尽管它有千里马的才能,却没有机会施展。 -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杨基的《送索都事调浙东佥宪》。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渐阶绣斧持,仍专纪纲地。 渐阶:逐渐登上。绣斧:比喻高官重职。纪纲:指治理国家的法度和纪律。 果然新诏下,趣整东南骑。 果然:果然如此,表示事情的发展符合预期。新诏:新颁布的诏令。趣:督促。整理军队。东南骑:指东南地区的军队。 白发海濆生,喜语连梦寐。 白发:年纪已老。海濆:海边,这里代指东南沿海地区。喜语:高兴的话
【赏析】 此诗以方池开净镜为题,咏方池亭。方池亭在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后,是国清寺的名胜。诗人于开元二十八年(740)至天台国清寺,作过《题天台观》五首,其中一首即写方池亭。此诗先写方池的景致,再抒观物之思。全篇用典精当,语言流畅,富有理趣。 前四句写方池的景致。“方池”就是方形的水池。这里把方池比作镜子。池水清澈明净,可以映照出天空的倒影,所以称方池为净镜。“湛水”指池水碧深
【注释】: 1. 九官:指古代的朝廷百官,各有其官职和职责。 2. 陶虞:指尧舜时代,是古代贤君的典范。 3. 后稷:古代农业之神,负责稼穑之事。 4. 伯夔:古代乐师,擅长演奏各种乐器。 5. 契:传说中的帝王,掌管土地和民众。 6. 垂:古代官服,代表官员的身份。 7. 益:古代大臣,主管山林湖泊等自然事务。 8. 朱虎熊罴:传说中能辟邪的神物。 9. 咎繇:古代贤臣,谨慎行事
凤瑞下平世,岂必一树栖。 朝鸣江梧东,夕语陇竹西。 伶伦奉轩后,截管相与齐。 和音谐钧天,众声次昂低。 黄钟肇大律,四序乃不迷。 天地一以准,造物窥先倪。 丹山久寂寥,楚狂歌德衰。 宁知仲尼后,百世闻喈喈。 □□千仞姿,翙翙五采仪。 群羽相从之,效职各参差。 □□因农劝,钩辀缘客悲。 风俗或有间,道路相是非。 □君关西胄,清白振前遗。 官居扫一室,蔬茹备晨炊。 □□交蓬堵,扪虱亲布衣。
次韵郑复初录事秋夜三首 寥寥秋夜高,时物得其心。 荣华无终玩,衰悴递相寻。 微月流西极,东溟足幽阴。 客为哀商奏,弦促忧思深。 挥置各就寐,已亡人与琴。 注释: 1. 寥寥:形容秋夜空旷寂静的样子。 2. 时物:指四季的景物和事物。心:心情。 3. 荣华:指富贵荣华的事物。 4. 衰悴:指衰老疲惫的事物。 5. 微月:淡淡的月光。 6. 流:流动。 7. 东溟:东方大海,泛指遥远的地方。幽阴
这首诗的标题是《题洪范图》。它的内容主要是对古代圣王制作《洪范》一书的描述和赞美。 第一句“洪范世逾远,混沌日以凿。” 这句话描述了《洪范》的历史背景。其中,“洪范”是指古代圣王制作的一部书籍,其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世逾远”则表示这部书的历史背景非常久远,历经了无数的朝代,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而“混沌日以凿”则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状况
诗句释义 1 次韵郑复初录事秋夜三首:这是一组诗,每首都是对秋天夜晚景象的描绘。 2. 凉凉秋夜深:描述夜晚气温凉爽,给人一种深沉的感觉。 3. 白露沾重衣:指在秋天,早晨醒来时,衣物上会有露水,增加了夜晚的寒冷感。 4. 志士不在饱,讵复怀馑饥:志士(有远大抱负的人)不必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因为即使没有食物也会感到饥饿。 5. 啼蛄怨衰丛:蟋蟀在秋天的衰败草丛中鸣叫
送索都事调浙东佥宪 老客浙东民,喜闻浙东使。 浙东山海区,七郡疏星置。 石田垦硗确,积叠登栈庋。 编屋困贫瘠,颇复崇礼义。 然松夜读书,卖薪给朝馈。 妇女供蚕绩,租税庶用备。 衣裳太粗疏,颜色甚憔悴。 淡食鬻溪泉,匏卜足滋味。 儿童知畏官,长老怕逢吏。 养儿充门户,生女早捐弃。 辛苦力田农,不必了生事。 县令无鲁恭,郡守非龚遂。 犁锄遭贱辱,刀笔致赢利。 况从官卖盐,十室九空匮。 彊黠骋哗嚚
小集江东精舍□园遂剧饮至醉明日次韵呈晋仲教授子□蕃远二学正 良会靡云屡,芳辰歘如流。 余英谢丹敷,新柯扬绿柔。 吾侪阻飞骞,此复同淹留。 书期命求羊,更序迨融收。 罗墉閟堂邃,绣鐍启园幽。 矩甃循方折,壶构憩□□。 阴曀荡遐薄,皓景舒明修。 酌秩乱前次,谈绪绎中□。 瓶虚缀断献,爵遍反初酬。 坛雉感时伏,城乌瞻暝投。 今欢不可永,后集重为谋。 天地苟有尽,乐尔竟何愁。 【注释】 1. 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