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愿
这首诗是梁寺丞的一首过岭新作,描绘了作者在韶关南行途中所见的自然风光和内心感受。 首句“凌晨登郁孤,南走韶阳道”描述了作者清晨登上郁孤山,向南行走至韶关的情景。这里的“郁孤”指的是韶关附近的一座山峰,而“南走”则表示作者向南方行进。 第二句“封疆有申画,山川本怀抱”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对于自然景观的感受。这里提到了“封疆”一词,可以理解为边界或疆域,而“申画”则可能是指绘制或规划的意思。同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内容主要是表达他对施司谏归乡的祝福和对官场生活的感慨。 诗句释义如下: - 去国二千里,叱驭良已勤:离开国家已经两千里了,已经驾着车马走了很远。 - 到官一百日,啜菽念所欣:上任已经一百天了,喝着豆子想着自己曾经感到高兴的事情。 - 使君岂常流,早岁承华勋:您(施司谏)难道只是一直流动吗?早年就已经承担了重要的职责。 - 螭首有故步,天香带馀熏
【注释】1.过黎阳:经过黎阳。2.烦嘉友(之)临饯:烦请朋友前来饯行。(嘉,美好。)3.道踌躇而屡顾:在路途上徘徊不定。4.忽背驰而不可挽:突然感到疲乏而无法挽回了。5.幸介弟之勤我:幸亏有弟弟的勤奋照顾。6.人情岂其恶逸:人的天性难道不喜欢安逸吗?7.虑我修涂之易倦:考虑我走这条路容易疲倦。8.粲高原与平隰:形容高山和平原。9.冰雪凛其同践:冰和雪踩在脚底感觉一样冰凉。10.山负石以当径
鹿鸣燕礼成贻解元诸友并呈通判寺簿兄及众同官五首 任子众所许,一鸣居上头。 王高两县来,选拔皆其优。 里行张可贵,月书苏屡优。 向来丁与虞,颇从别驾游。 嗟我爱群才,不间薪与槱。 既为得者喜,岂忘欲旁搜。 鼓箧五百家,要皆儒者流。 相期作邹鲁,过是我何求。 注释:任子是指通过任用儿子或兄弟等亲属关系而取得的官职。在汉代,皇帝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经常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功臣为妻,功臣的女儿就是任子的媳妇
鹿鸣燕礼成贻解元诸友并呈通判寺簿兄及众同官五首 士有未就驾,郡守身劝之。 君观汉诏中,有此勤恳词。 由来贤俊人,出处每委蛇。 譬彼未嫁女,深闺秀容姿。 施衿有所适,婉娈终自持。 汉俗尚如此,前世当可知。 勉哉策名者,不但好爵縻。 君臣有明义,行矣方自兹。 长副此心期
《鹿鸣燕礼成贻解元诸友并呈通判寺簿兄及众同官五首》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之一。 诗句释义: 1. 天意欲为雨,川云出相望。 注释:天气似乎要下雨,云彩从山间升起,相互映衬,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2. 明时揽俊乂,所立固无方。 注释:在明朗的朝代里,我立志成为杰出的人才,追求卓越的成就。 3. 少小讽二南,美此江汉乡。 注释:我在年轻时就学习了《诗经》中的《国风》和《雅乐》
【注释】 鹿鸣:指宴请宾客。燕礼:指宴请朋友。贻:赠送。解元:科举时对第一名的称谓。寺簿:管理寺庙的簿书。通判:官名,掌管一路或一州的行政事务,兼管民政、司法等事。众同官:众位官员。五首:这里指诗的内容为五首。 【赏析】 此诗以《诗经·小雅·鹿鸣》起兴,表达了作者对贤人的赞美及与友人相聚的喜悦之情。全诗共分五章,每章四句,前两章各三句四平韵,后两章各两句二平韵。 第一章,“鹿鸣”起兴
君不见菊花潭水饮可仙,酒旗五色高悬于天边。此江的波纹更奇绝,投以曲米清如泉源。 注释:君不见,即“你未曾看见”。菊潭之水,指代诗人所在地的菊花潭中的清澈水。饮可仙,喝这里的水就像喝了仙水一样可以长生不老。酒旗,指酒馆门前挂起来的酒旗。五色,表示酒旗上绘有五种颜色的图案。高悬,悬挂在高处。天边,指天空的边际。此江,这里特指那江水。縠纹,形容水波的纹理。更奇绝,更加奇妙。投以曲米,将米投入水中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及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思想及重要意象的含义,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作答。 本诗首联“许嫁女始字,昔人良所钦”,是诗人对贤女铺主人的赞美;颔联“此身有所属,安得强委禽”,是说自己不能随意选择妻子;颈联“嗟哉乃翁愚,弃盟欲重寻”,是说自己的父亲太糊涂;尾联“谁知彼寒女,义烈动芳襟”,是说自己敬佩那位贤女的贞烈。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态度、创作目的及揭示的社会效果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赏析”,要求对诗句进行逐句的翻译以及赏析,因此考生应先明确每一小题的具体要求。 本题要求考生逐句翻译诗句并赏析。第一问为翻译,第二问为赏析。翻译时需要注意一些特殊句式,如“兮”表感叹。赏析时要注意从修辞手法角度入手,结合内容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