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真人
【注释】: 菩萨蛮:又名《浣溪沙》《定风波》,是唐教坊曲名,词牌名。双调,四十四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三仄韵。 还丹:道教炼丹术中认为服食可以成仙的金丹。 水火:这里指金丹中的铅汞两种元素。 两位:指阴阳两种力量。 求:指寻求、追求。 流:指相融合,相互吸引。 凌持:指相互制约。 中男力:指男子之力,即男性的力量。 携:一起。 赏析: 《菩萨蛮》是一首描写阴阳两股力量斗争的诗
注释: 1. 忆江南: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题目是“忆江南”,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深深怀念和向往之情。 2. 真龙虎:龙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神兽,代表着力量和威严。在这里,“真龙虎”可能是指真正的龙虎之主,即那些拥有强大力量和威严的人。 3. 玉兔与金精:玉兔和金精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神话元素,玉兔通常代表月亮,而金精则是一种神秘的神灵。在这里,它们可能指的是那些拥有神秘力量和智慧的人。 4.
注释: 金花:指炼丹的金,这里代指道家炼丹术。 造化:指自然界的生灭变化。 争肯:谁肯。 天机:天机的真谛。 赏析: 《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道家炼丹术的兴趣和追求,以及对道教神秘主义的向往之情。全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神秘的道教炼丹图景,展现了作者对道教神秘主义的追求。 首句“金花道,世上少人知”,以“金花”起兴,引出“道”字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具体诗句从手法、意境、语言等方面分析概括。最后总结作答本题时应注意的问题:赏析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并指出其作用;分析要深入,要能揭示出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所运用的表达技巧;表述应准确、简练。 “分明道,朦胧在君家”是说分明的道理,却在你家中显得模糊不清。这两句是第一句的进一步解释
注释:北方的水,就是真正的铅。一气凝结抽摘出雪,必须令金体重初元。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在《悟真篇》中提出的“铅鼎”炼丹方法中的一句。所谓“北方之水”,即指真铅;“其数是真铅”是指真铅的数目或数量。“一气克凝抽摘雪”是指用真火将真铅融化后抽出结晶的雪状物。“须令金体重初元”是指通过这种炼制过程,使所炼成的金质重、体积最小(即“初元”)的真金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句的赏析”,然后分析该句运用的手法及其作用。“还丹道”三字总括了全诗。“金水号良媒”,“金”“水”都是比喻,指炼丹术;“良媒”是比喻,喻指帮助。“须得华池终见宝”一句,写炼制“还丹”,必须经过多次火候,最后才能见到成果。“徒将砂向黑铅坯”一句,写在炼丹过程中,如果只注重火候而忽视其他因素
注释: 初学道,须认得真铅。 初学道的人,首先要认识“真铅”。 采取铅中金白雪,却将金雪作丹田。 用炼制的方法取得的含“真铅”的物质,再将它化成金黄色的“白雪”,把它作为丹田。 方始见重玄。 才能见到“重玄”。 赏析: 本篇是说修道要通过实践,从炼制过程中获得真铅,才能见到“重玄”。 全诗以炼制“真铅”的过程为线索,描绘了一幅修道者炼制“真铅”,最终见到“重玄”的美丽画卷,表现了作者追求真理
诗句释义: - 丹砂道,学者亦如麻:丹砂是道教中常见的一种炼丹术的材料,这里指的可能是学习或修行的过程。"学者亦如麻"意味着学习如同播种庄稼一样,需要耕耘和耐心,就像种下一片麻田一样。 - 不识铅中含白虎:铅是一种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常作为反应物存在,但在这里可能是比喻某种内在的力量或品质被忽视。"白虎"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正义、力量等正面的品质。 - 竞烧粪秽觅金华
元代诗人李真人(本名不详)是忠良之后,七岁时父亲遭奸人所害,与母亲逃离外乡。他的生平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从七岁失去双亲,到后来成为一位著名的诗人,这段经历不仅塑造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追求,也深深影响了他的人生态度和诗歌创作。 李真人在元代诗坛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文学作品数量众多,涵盖了多种诗体,包括《菩萨蛮》等20首词。这些作品不仅是其个人情感和思想的表达,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思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