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士林
【注】1. 屡访(fú):多次访问。2. 杖藜:拿着拐杖,藜是草茎。3. 白云居:隐士的住处,借指高士陈抟。4. 江海梦:指陈抟隐居在华山之南的终南山。5. 道士:道教中人。6. 刘郎:晋代才子刘琨,曾游长安,因避乱入荆州。7. 扶疏:“扶疏”指草木茂盛的样子。8. 东风事:春天里的风光。9. 杨柳丝丝:柳丝细长,如丝般柔美。 【译文】 我也是个生活在天地之间的普通书生
四雁图 江北江南秋正骄,孤飞万里气方豪。 平生惯有冰霜翼,却笑东风燕雀高。 【注释】: 1. 江北江南秋正骄:指作者的家乡位于南北之间,秋天的时候非常美丽。 2. 孤飞万里气方豪:指大雁独自飞行到万里之遥,仍然气势磅礴。 3. 冰霜翼:形容大雁的翅膀上有厚厚的羽毛,像冰霜一样冷峻。 4. 却笑东风燕雀高:表示虽然大雁是高贵的鸟,但东风中的燕子和麻雀却显得微不足道。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
【注释】 雁:指秋日南飞的大雁。 清唳:大雁鸣叫的声音。 明月楼头:指在高楼之上观赏月亮。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空中飞翔的大雁,感叹人间儿女有痴梦,在高楼之上独往来的情怀。 首联“满腹秋风郁未开”,描绘诗人看到秋天的天空,满腹的秋风还没有完全开放的景象。这里的“秋风”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愁绪与压抑。 颔联“一声清唳九天回”,描述了大雁在高空中发出清脆的鸣叫,声音传播到九霄云外
【注释】 孤雁双翅,羽毛丰满。睡古香:睡觉时发出清香。芦花水浅海云黄:芦花在水浅的地方飘浮,海云黄浊。城头:城楼上。三更月:夜中三更的月亮。青天万里长:青天辽阔无际,高不可测。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大雁过境时的情景。诗人抓住大雁过境时的一个细节进行描写,即“孤咮双翎睡古香”和“城头未落三更月”。 第一句写大雁过境时,孤雁双翅,羽毛丰满。第二句写大雁过境时,芦花水浅,海云黄浊
【解析】 这是一首羁旅诗,写于作者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十二月初六日晓发松江”,首句点明时间是“十二月”的“初六”。第二句“冬雾比春浓”中,“冬雾”是指冬季的阴霾雾气,“比春浓”表明这种雾气比春季还要浓重。第三句“舟行日未东”中,“舟行”指船在水中行驶;“日未东”说明太阳还未升起,天色还非常昏暗。“可能辞物役,岂敢怨涂穷。”意思是说:或许能辞去繁重的家务劳作,又怎敢抱怨仕途艰难呢?“清兴乘江水
诗句释义: - 出处何时定,归栖老尚迟。 译文注释: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归宿的深深思考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出处何时定,归栖老尚迟”反映了任士林对于人生旅途的不确定性和晚年归隐的犹豫。而“江山无倦客,天地有真知”则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和深刻哲理的感悟。 赏析: - 任士林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他的哲学思想。他认为人应该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探索和学习,而不是过早地确定人生的最终去向
八月十五夜对月 客路惜年年,中秋月自圆。正怜儿女侧,不共弟兄前。老去一丘壑,人生二顷田。兹游谅何事,清影未能眠。 注释: - 诗句翻译: 1. 客路惜年年,中秋月自圆。 2. 正怜儿女侧,不共弟兄前。 3. 老去一丘壑,人生二顷田。 4. 兹游谅何事,清影未能眠。 - 赏析: 杜甫在诗中描绘了他与家人团聚的温馨场景,同时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和对家庭情感的珍视。通过对中秋明月的描写
【译文】 我难道是人间的客,秋风托付你作邻居。一声清唳响彻清晨,万里远游身未还。出处自有道义在,栖迟未厌贫贱间。黄花空惹情思意,对饮未归人。 【注释】 九日诗寄明碧竹院:指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句子。 我岂人间客,秋风托尔邻: 我难道是人间的客人,秋风把你当作我的邻居。 一声清唳晓,万里壮游身: 一声清唳响彻清晨,万里远游身未还。 出处自有道
喜陈茂阳客归 诗人任士林咏愁情,岁月流转人已老 1. 对坐头俱白 - 形容时间流逝,白发渐多。 - 反映作者对岁月无情的感叹。 2. 愁来强欲歌 - 描述忧愁中勉强歌唱。 - 表达情感压抑与释放的矛盾。 3. 出门知己少 - 指出在外朋友稀少。 - 映射孤独无助感。 4. 遇事折肱多 - 遭遇困难挫折多。 - 体现生活艰难与挑战重重。 5. 海气低青嶂 - 描写海边景象,海气低垂。 -
送延庆济上人归西 人世难为客,心空不待年。 注释:人生在世间很难像客人一样自在,心境清净不需要等到岁月的流逝。 坐深千衲在,道许一灯传。 注释:坐在禅房深处,有一千个和尚的衣服堆积,道义却只传给了我一个人。 白日论诗地,青山住世缘。 注释:白天讨论诗歌的地方,就是这青山,也是我与世隔绝的缘分。 高歌望吾子,我亦买归船。 注释:高歌一曲,遥望着你的儿子们,我也买了回家的船。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