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亦乾坤一腐儒,杖藜时访白云居。
故人不入江海梦,道士空惊世俗书。
箫史凤归云缥缈,刘郎桃在雨扶疏。
当年亲见东风事,杨柳丝丝二月馀。

【注】1. 屡访(fú):多次访问。2. 杖藜:拿着拐杖,藜是草茎。3. 白云居:隐士的住处,借指高士陈抟。4. 江海梦:指陈抟隐居在华山之南的终南山。5. 道士:道教中人。6. 刘郎:晋代才子刘琨,曾游长安,因避乱入荆州。7. 扶疏:“扶疏”指草木茂盛的样子。8. 东风事:春天里的风光。9. 杨柳丝丝:柳丝细长,如丝般柔美。

【译文】

我也是个生活在天地之间的普通书生,拄着拐杖经常去白云深处拜访隐士陈高士。

老朋友不进入梦中的江湖,道士也惊讶世俗的书籍。

箫史归隐于云中缥缈的仙境,刘郎桃树在雨中依然繁茂。

当年亲眼目睹春风拂面的景象,杨柳条条细长如丝。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一位隐居山林的高人陈抟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他清高脱俗、遗世独立的景仰之情。首联“我亦乾坤一腐儒,杖藜时访白云居。”诗人自谦说自己是个生活在天地间的普通书生,但并不以此自卑,他仍然拄着藜杖经常去白云深处拜访这位隐士。诗人以“乾坤一腐儒”来表达自己虽然平凡但有志气,虽身处尘世却心向高远。“故人不入江海梦,道士空惊世俗书。”诗人感叹道,这位隐居山林的高人已经脱离了世俗的纷扰,而那些道士们却还被外界的名利所困扰,无法安心修炼。“箫史凤归云缥缈,刘郎桃在雨扶疏。”诗人描绘了隐者生活的环境——云间仙境,以及他的桃花林,展现了隐士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当年亲见东风事,杨柳丝丝二月馀。”诗人回忆了自己曾经亲眼看到春风拂过的景象,那时柳絮飘飘,仿佛整个大地都在春风中舞动。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隐者的敬意和羡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