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裤脱裤,破碎一针无补处。谁持箧中新,换我身上故。
但得深闺有孟光,年年裤破亦不恶。
【注释】
四禽:即《四皓》诗,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四皓:指汉高帝时的四位著名隐士——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和甪(lù)里先生。他们四人都是秦末隐居山泽,不肯为官的隐士。后被吕后召用入朝,封为“四皓”。脱裤:《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在下邳圯上遇黄石公,授以《太公兵法》,张良拜而受之。后刘邦称帝,张良劝其立六国后代以为王,但刘邦认为汉王出身布衣,不欲立诸侯王。张良说:“臣诚愿奉明诏,将大王所操之符印,归之于梁王;大王幸至邯郸,过赵长信公主,请令与具奏天子,使汉有以镇抚四夷,方且使人主无顾藉之忧。”于是刘邦听从了张良的建议,把符印给了梁王。后来刘邦又担心梁王会谋反,于是让张良去找一位能持符玺的人到梁地去做王。张良便找到了一个叫“拾履老人”的人给梁王做了相国。这个老人就是“四皓”之一的夏黄公。故:旧,指夏黄公。箧(qiè):竹箱子。换我身上故:意思是说,我身上的这件衣服原来是属于夏黄公的,如今被你拿走了。深闺:指女子的内室。孟光:春秋时鲁国人,孟母三迁,择邻而居,最后定居于邹(今山东邹县)。后因以“孟宅”、“孟光”指贤女、贤妻。这里借指贤妻。年年裤破亦不恶:意思是说,妻子虽然经常穿着破旧的衣服,但她却非常贤惠能干,所以即使穿得再破也不会感到不快。
【赏析】
这是一篇托物的咏怀诗。全篇以四皓喻人,写自己虽身处困境,仍保持节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开头二句写主人公在困境中,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不为俗世所动。脱裤,比喻弃官学道。破碎一针无补处。指自己虽然学得了一身本事,但是没有机会施展出来。谁能持箧中新,换我身上故。这里的“换我身上故”,指的是换掉旧的衣裳,换上新的衣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第三句“但得深闺有孟光”是对第四句“年年裤破亦不恶”的解释。孟光是春秋时期齐国人,她嫁给梁孝王后,丈夫去世,孟光守寡,她守寡不改嫁,终身不更嫁。这里用孟光来比喻贤妻。年年裤破亦不恶:意思是说,妻子虽然经常穿着破旧的衣服,但她却非常贤惠能干,所以即使穿得再破也不会感到不快。
全诗以四皓喻人,表达出诗人虽身处困境,仍坚持自己的理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风貌。